烏克蘭官兵以澤倫斯基為榜樣學英文 以因應前線裡外溝通
王蕙文/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美國國會發表的英語演說廣受好評,但事實上幾年前,澤倫斯基是有名的「菜英文」。他發憤苦練外語的精神,同樣出現在戰爭前線的烏克蘭官兵身上,為的是讀懂美援武器的訓練手冊,以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援兵溝通。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這兩句古話或多或少道出基輔軍事基地,這兩名認真上課的烏克蘭官兵重拾英文教材的心情。
前線使用的各式美國援助的武器,如俗稱海馬士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訓練手冊都是英文版本,再加上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籍自願軍溝通,英語也是最好用的第一選擇,求學時期學的那一點破英文,根本派不上多大的用場。
烏克蘭軍人索戴田科說道,「就我現在來看(蘇聯時代學的英文)那套系統是不夠用的,我們只是學習字面上的意思,並沒有真正的理解,空泛的,是空空的,真實生活中沒人用得上。」

現年50歲的索戴田科和36歲的卡姆特斯基,平日下了戰場之後,就和原本在學校擔任教師的契克佐瓦學英語,他們還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道,「我們有大砲,沒錯,謝謝。我們的確有,夠嗎,老實說不夠。」
烏克蘭軍人卡姆特斯基提及,「幾年前他(澤倫斯基)的英語水準不好,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但他學,我想我們有一位偉大的總統。」

為了幫助前線士兵克服這項語言障礙,現年35歲的契克佐瓦放棄安穩的教職,在前線戰地給官兵們惡補英語。最近的幾堂課學的都是些貼近現實的用語,像是受傷、半自動化、儲藏所、陣亡等。她曾在東部頓內次克的基地裡,一待就待了5個月,和官兵一起吃住,甚至參加他們的訓練。
烏克蘭英語老師契克佐瓦表示,「我想教英語是我能為國家所做的小小貢獻,為我的同胞們,為那些保護我們免受恐怖分子攻擊的軍隊。」
儘管學生們都有不小的進步,但契克佐瓦向國際組織申請基金,想要擴大舉辦戰地英語課程,卻踢到了鐵板。她指出這些團體很樂意幫助兒童、動物、老人、甚至是國內外流離失所的人,但捐款給軍方恕難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