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昆士蘭海岸的大堡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珊瑚礁群,但面臨氣候變遷,導致嚴重生存危機。科學家採用類似人類的人工生殖技術來進行保育,將珊瑚的精子卵子、甚至珊瑚幼蟲,放在液態氮,極低溫冷凍環境保存,未來需要時得以解凍繁殖。
來自大堡礁的珊瑚,在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實驗室裡,跟野生珊瑚同步進入一年一度產卵期。
科學家在紅色燈光下,小心翼翼地吸取釋放到水中的精卵束,觀察活動力,並且將精卵分離。像人類凍精凍卵一樣,將它們放入液態氮,在攝氏零下196度的極低溫,無限期保存。未來需要的時候解凍,繁衍後代。
澳洲塔龍加保護協會科學家歐布萊恩說明,「乳白色層是精子層,所以它是從卵子間被分離出來的。我們將用吸量管吸取樣本,並進行冷凍處理。」

綿延2600公里的大堡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珊瑚礁群。但是因為暖化,海水溫度上升,過去6年內歷經3次嚴重白化危機,30年來面積減少一半,聯合國專家已經建議將它列入瀕危世界遺產。
科學家想盡辦法復育,近兩年已經用人工生殖類似技術,冷凍了幾十億個珊瑚精子,現在擴大到冷凍卵子沒有問題;冷凍珊瑚幼蟲則還在實驗階段,如果成功,就能跳脫一年只有一次短暫產卵期的限制,擴大保育規模。
澳洲亞塔龍加保護協會生物學家達利指出,「能冷凍珊瑚幼蟲確實改變了遊戲規則,表示我們全年都能接觸珊瑚幼蟲。」
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研究科學家哈格多恩表示,「若我們能確保珊瑚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它的基因多樣性,那麼我們就有了工具,能在未來真正幫助珊瑚礁恢復。」

而這些冷凍計畫得以大規模進行,要歸功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發,只需3D列印製造,實用且價格低廉的冷凍網。它能濾掉不需要的物質,省去繁複的擷取步驟,快速進行降溫升溫。
不過今(2022)年上半年的報告顯示,澳洲東北海岸的海面溫度,已經比均溫高出攝氏2至4度,大堡礁再次面臨大規模白化風險。除了加速繁殖、增強珊瑚適應力,專家呼籲關鍵因素還是要減少排碳,阻止氣候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