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處一進門就是阮孟智的家。47歲的阮孟智從小住在這棟法式建築宅第,他的下一代也在這裡出生。歲月不饒人,同樣也不會放過老房子。這些在法國殖民時期建造的豪宅經過一世紀的風吹日曬,從裡到外都斑駁破舊,磚瓦破損、水管生鏽。看著房子逐日崩壞,阮孟智心裡很不好受。
越南法式老宅居民阮孟智指出,「房子的結構都變形了,你可以看到牆壁都是龜裂痕跡。」

阮孟智說,隔壁蓋了大樓之後連帶影響屋子地基和結構。仔細觀察老房子,陽台的鏤空花雕門雖然舊,但有種老房子才有的歷史韻味,一樓的木製樓梯在陽光映照下,彷彿時間靜止在回憶裡。歲月積累的光華,讓人難以割捨這棟歷經好幾個世代的宅第。
阮孟智說道,「我在這裡有好多回憶,其實有些悲傷,如果我們不能保住房子。」

在越南河內市,和阮孟智的屋況類似的房子就多達1200棟。這一棟位於市中心的老宅外觀破舊不堪,在破損的圓形氣窗和窗戶下,似乎隱藏著許多故事。
法軍在1954年離開後,越共政府強制徵收宅轉作公用,至於還住在越南的屋主,則被要求將房子分給貧困居民。

老宅年久失修之後成了危樓,今(2022)年河內市府終於決定將這些宅第列管歷史建築,結合預算和募款,計畫在3年內完成60棟公用房子的翻新與整修。
越南河內建築學會陳輝映提及,「老宅每隔20、30年就需要持續翻修,不能拖太久,房子需要重新油漆和整修,因為溼氣的緣故。」
河內市府的老宅翻修計畫雖然立意良善,不過住戶意見不一,溝通過程曠日廢時。位於陳興道街的這棟房子花了10年時間才動工,預計的工程費用高達100萬美元。

河內行政區長、建築師范駿龍表示,「我們翻新的原則,是盡可能維持原有的建築元素。使用傳統建材、傳統工法和其他技術並用,以保持建物的原貌和價值。」
在幾經掙扎之後,阮孟智決定帶著家人搬出老宅,雖然捨不得,但他期待看到老房子有朝一日能夠恢復往日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