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加上物價通膨,讓全球許多國家貧富差距擴大,台灣也不例外。民進黨多位立委除了提出《社會救助法》第4條修正法案,今(13)日也要求衛福部及主計總處,檢討貧窮線標準的訂定,衛福部表示不反對,但會影響到中央跟地方財政上的支出,仍須審慎評估。
各項民生用品漲不停,除了民眾很有感,也衝擊中低收入家庭。台灣距離前一次修法調整貧窮線標準已經是2010年,12年前的事。民進黨多位立委提出修法草案,明定最低生活費的標準從5%下修到3%,估計將影響全台約60萬中低收入戶。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說道,「我認為(全年度)是大概在70億到80億左右,假設如果不計算任何通貨膨漲,或者是物價調整的話,那所以如果這樣的數目字是我們的年度預算可以放進去的話,我們所有的委員都很希望行政院可以來從寬認定這樣的貧窮線。」
劉世芳認為,解決貧富差距最快的方式就是將貧窮線往下修,讓中低收跟低收家庭能快速得到救助,另外將條文中的參照,改為依據中央主計機關所公布,當地區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定之,目的就是要讓條文法制化也更明確。
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專門委員張家瑜指出,「因為調增的頻率會增加,會涉及到18項法規的修正,行政成本也確實上會變得比較繁複一些。」
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蘇昭如提及,「訂定這個5%的才去調動,一方面是避免主計總處的調查,會不會有時候會有些抽樣的誤差,或是比較頻繁的一個變動。」
現行法規雖然參考平均可支配所得,調整最低生活費,但立委認為調整速度難以跟上物價波動,衛福部則回應,原則上不反對修法,但因為影響到中央跟地方財政上的支出,仍須主計總處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