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長形象翻轉 擺脫雜工形象轉型社區CEO

你熟悉社區的村里長嗎?今年選舉落幕後,陸續傳出村里長賄選等負面新聞。其實許多民眾都不太曉得村里長確切的工作內容,好像除了年節辦活動、選舉時當造勢樁腳外,就沒別的印象了。但其實有愈來愈多村里長開始擺脫雜工形象,當起了社區營造的專業經理人。

台灣有7740位村里長,但是今年選舉村里長平均年齡高達59歲,比起縣市議員的51歲還有立委的52歲來得高出許多,這些數據顯示沒人想競選村里長,也沒有青年人願意投入。

問起大學生是否知道里長在做什麼,大學生吳同學說道,「像我們里的話,有時候母親節里長會出來發康乃馨。」大學生許同學說道,「就是會廣播說誰誰誰家腳踏車不見了,誰拿走了,趕快還回來。」大學生傅同學說道,「例如說媽祖遶境的時候,他就會號召大家說要不要去進香,就會成立一個進香團。」 大學生羅同學說道,「我們家之前確診,里長也會來送物資。」

目前有愈來愈多村里長,擺脫雜工以及政治樁腳的形象,轉型成社區CEO的角色。拿出顏料調色提筆作畫大約10分鐘後,超萌超可愛的貓咪誕生了,謝錫元是一名插畫家,同時也是高雄三民區豐裕里的里長,自從2018年當選里長後,謝錫元的畫布延伸到整個社區。

高雄市三民區豐裕里里長謝錫元表示,「這個工廠很配合我,就說里長你要畫就去畫。」

長約80公尺,將近兩層樓高的塗鴉牆,上頭畫著柴山獼猴、旗津以及愛河等高雄在地元素,這是謝錫元與外部團隊共同合作打造。

謝錫元表示,「壁畫啊就是讓這邊散步的里民民眾眼睛為之一亮,也變成一個新的打卡點,綠廊道自從開始之後這邊就是有很多的契機起來,然後就會變得非常熱鬧,就假日很多人騎車和散步。」

像謝錫元這樣,用自身專業投入社區營造,是村里長的新形象。

中山大學公管所教授彭渰雯表示,「他其實是可以推很多社區營造的工作,社區規劃,建構一個比較宜居的生活環境,他也很適合扮演一個社區弱勢居民的代言人,我們現在都談社會安全網,其實社會安全網需要有一個非常了解我這個社區的一個頭人。」

而村里長的新形象,非常需要一般民眾的支持與監督。實現會社總監王時思表示,「你家的公園、附近公園要長怎樣,你家的道路要不要有人行空間,你家附近的停車場的停車格位夠不夠,你家裡的活動中心開出的課程是不是你要上的,這些事情都是你應該做的公共參與啊 ,這些就叫做民主政治啊,不是只有投下那一票的那一刻民主才發生,民主是在你生活的每時每刻發生的啊。」

村里長可以是讓台灣,走向更加以民為主的政治角色。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