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喊2050淨零排放,立法院近日將重啟協商氣候因應法草案,民間團體與立委上午共同舉行記者會,指出全球糧食生產的碳排,占總排放的三分之一,因此認為草案應該納入積極推廣多蔬食少肉的飲食轉型等條文。
談到溫室氣體排放,多半聯結工業、能源、交通等部門的排放,動保團體指出,目前國內農業部門排放量的估算,只占全國1.17%,但數字嚴重低估,其中生產肉類的碳排,只計算飼養的排放,未計入前端飼料作物生產以及後端加工包裝與剩食的碳排。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陳庭毓說道,「全球糧食生產系統其實占了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們剛講的就是,嚴重被低估的這個情形。」
動保團體指出,全球減碳光減少化石燃料排放還不夠,糧食生產系統的減碳也至關重要,呼籲周五即將在立法院進行的氣候變遷法草案的朝野協商,應納入積極推廣多蔬、少肉等植物性飲食轉型,朝野皆有立委表示贊同。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表示,「你給我們一個法源依據,政府才會有這個宣示要作為的決心,然後人民才可以透過政府的政策引導。」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只要能夠達到永續的,我們都應該把它放進來。」
動保團體重申,吃是基本人權,尊重民眾選擇吃肉,但指出國人這50年間,肉蛋奶消費量成長3倍,跟國際研究的警示背道而馳。他們並非要與畜牧業敵對,但希望能在全球減碳的目標下,人民可以吃健康一點,畜牧業也能提升動物福利,對環境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