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聲援被土耳其警方逮捕的親庫德族媒體記者群,大批記者和示威者走上伊斯坦堡街頭,控訴國會通過的假資訊法,根本就是自我審查的惡法。
土耳其記者卡格拉指出,「記者同業因這個法而被逮捕入獄,我們對於政府打壓媒體,特別是親庫德族媒體並不陌生。」

土耳其執政的正義發展黨10月在國會中提出不實資訊法案,除了管控記者證發放和強制更新報導內容,散布涉及國安和社會秩序的不實資訊者將面臨1到3年徒刑,匿名社群媒體用戶違反者刑期加重二分之一。
外界批評法條的定義並不明確,質疑實為箝制反政府言論,打壓新聞自由,目的在為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清除路障,在明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選情,主導有利於執政黨的情勢。

土耳其媒體總編輯比奇奇表示,「一個是打壓其他黨派與獨立聲音,以假訊息的名義宣傳自己的議題,並實際操弄風向。」
多數媒體都預言,明年土耳其的大選將是謊言與真相對決的局面。當新聞進入網路時代,管理假訊息成了各國政府頭痛的議題,然而在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對於言論的管制動輒得咎,在極權當道的國家,打擊假訊息成了打壓媒體的藉口。
俄羅斯總統蒲亭在2月入侵烏克蘭不久也隨即簽署假新聞法案,散播與俄羅斯官方對烏克蘭戰爭的相悖言論視為違法,面臨最高15年監禁。
2018年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執政時,議會在選前4個月會史無前例通過假新聞法,對散佈不實訊息者將被處以最高6年徒刑和12萬美元的罰鍰。
新加坡在2019年通過了反假新聞法,有權要求任何媒體撤下假新聞內容,同時加強管控特定議題的輿論,如死刑、國營事業管理弊端等。
泰國在2019年通過網路安全法,政府有更多權力審查網路言論,記者和網路媒體面臨監禁威脅。
2021年緬甸發生軍政府政變,造成新聞自由急速緊縮,日前因特赦而獲釋的日本紀錄片工作者久保田徹,就遭到緬甸法院以觸犯煽動法和通訊法為由被判處10年徒刑。久保田徹指出,「我們應該強烈表達立場,對於緬甸違反人權的行為,並加以強烈譴責。」

全球爆發疫情之後,假訊息的認定與管控顯得更加棘手與曖昧,特別在元首權力大於民權的國家,對媒體記者形成另一種人身威脅。柬埔寨總理洪森從2020年開始強化新聞審查,強勢關閉新聞網站,並逮捕記者。
比奇奇表示,「假訊息法變成對付媒體的武器,但政府早就備好軍火庫。」
在民權不彰的國家,新聞自由脆弱如薄冰,輕輕一踩就碎裂,人權蕩然無存。儘管身處深淵,這些國家仍存在為捍衛真理而戰的記者。土耳其通過假資訊法也引發歐洲記者組織和聯合國人權辦公室高度關注,能否發揮監督作用,也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