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府公布市售冷凍冷藏調理食品抽驗結果,有業者5月時就被稽查發現,兩樣冷凍食品大腸桿菌超標,卻時隔半年才公布,讓消費者處在風險之中,而店家改進卻沒有被移除名單中,也抱怨商譽受損。
台中市食安處公布今年截至10月的市售冷凍冷藏調理食品抽驗結果,其中一間知名麵店的冷凍高麗菜肉水餃、鮮肉餛飩大腸桿菌超標,限期改善後複查仍不符衛生標準,依食安法分別裁罰3萬元且銷毀產品,不過這是今年5月的稽查結果,市府過半年才在網頁發布新聞稿,引發議論。
民進黨台中市議員黃守達說:「在這系統裡面看不到,他稽查不合格的內容和原因是什麼,一般市民是無從得知到底發生什麼事,拖延的作業速度,其實對店家業者來說,其實也並不公平。」
麵店業者無奈表示,已經有加強食品衛生管控,但市府卻沒有再次複檢,後續只好自費請中興大學檢驗合格,不過食安處網站至今沒有更新,已嚴重影響商譽。食安處則強調,食安稽查後經過抽驗及行政流程,從稽查當天起算約兩週後會公布於在食安GIS專區,這次只是彙整這半年來專案稽查的成果,並無拖延公布。
麵店業者說:「影響商譽很大,但是客人他們知道我做的東西,都是好的、乾淨的,我就盡量改善,像水我就用逆滲透的水去處理。」
台中市食安處秘書蔡文哲說:「現場製作產品多是製作以後,冷凍或冷藏保存,短期即煮熟供應較無風險疑慮,市府持預先防範的態度加強稽查,並已輔導業者改善修正製程。」
食安處表示,兩項產品屬於生鮮冷凍調理食品,必須充分加熱煮熟後才能食用,煮熟後大腸桿菌等風險已大幅降低,後續也會不定期前往稽查,若複查不合格會再次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