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移工需求增如何留才? 學者:可規劃專業認證或進修

全台有80多萬人口屬於失能失智者,以台北市為例,有長照需求的家庭,僅有4成請到外籍家庭看護。隨著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移工需求將越來越大,如何留才也是接下來要面對的課題。學者就建議,可以對移工規劃專業認證或進修等機制,依照顧專長,選合適雇主媒合。

照顧失能長輩起居,移工是很多家庭倚賴的幫手,不過卻因為被照顧者需求不同,讓有些移工在轉換雇主時,適應困難萌生退意。

移工家庭共照支持計畫督導吳盈瑩說道,「他可能本來是照顧失能的長輩,是臥床比較多,結果他(移工)因為可能長輩有一些新的狀況,他需要轉換到其他下一個家庭的時候,變成面對可以走走跑跑跳跳,然後晚上不睡覺失智長輩,其實他就會非常痛苦。」

以台北市為例,目前有3萬4686名外籍家庭看護工,有長照需求的家庭僅有4成請到外籍家庭看護,面對缺工,除了引進更多移工外,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也分析,雇主和移工要互相尊重,尤其新一代年輕移工也重視權益和休假,若適時引進長照照服員做為替手,也可以讓移工稍微休息,提供更好服務。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以休假為例好了,其實我們現在長照2.0的喘息服務,一天最多可以提供到10個小時的照顧服務員入家替手這樣的服務。」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提及,「除了只是訓練之外,有沒有再多一個是認證的這個概念,讓我們的照顧移工會覺得說,我不是只是做一個家務的部分或保護性看視。」

學者建議,主管機關可以思考以人才資料庫模式,了解移工在照顧上的經驗專長,選擇合適雇主來媒合,另外也可以考慮規劃對移工提出認證或進修的機制,移工在照顧技巧上能精進,也獲得成就感,讓勞雇雙贏。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