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調查60萬台灣男性嚼食檳榔 恐增口腔癌風險
賴淑敏 蔣龍祥/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檳榔是一級致癌物,根據國健署調查,國內男性嚼食檳榔人口約有60萬人,很可能增加口腔癌風險,2019年癌症登記,有超過8千人罹患口腔癌,國健署今(2022)年邀請氣象主播來擔任代言人,提醒農漁民朋友,秋冬天氣冷,千萬不要嚼食檳榔來取暖。
高喊口號,拒絕檳榔。氣象主播林嘉愷以父親多年嚼食檳榔習慣,導致牙齒受損,影響咀嚼功能為例,呼籲大家戒除檳榔。尤其秋冬天氣冷,部分民眾誤以為嚼食檳榔可以禦寒,卻忽略檳榔所帶來的健康威脅。
戒檳榔代言人林嘉愷說道,「討海人去外面,風浪更大,要抓烏金(烏魚)豐收的技巧就是說,不要為了讓身體暖和去嚼食檳榔。」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男性嚼食檳榔比例從2007年的17.2%,約153萬人,到2018年已降到6.2%,約60萬人,但即使戒除檳榔,口腔癌的威脅仍然存在,2019年有超過8千人罹患口腔癌,有3千人因口腔癌而死亡。
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呂宜興指出,「第1個,檳榔是致癌的物質。第2個,它會改變我們口腔的PH值,會造成它的病變以及增加癌化的部分。」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我們整個口腔癌的死亡率跟發生率它雖然沒有上升,但是它都一直維持在震盪的情況下,它也沒有下降的趨勢。」
國健署建議民眾,可用添加衣物、喝溫水等來保暖,千萬不要嚼食檳榔來禦寒,而且嚼食檳榔和吸菸都是導致口腔癌的高風險因子,另外呼籲曾嚼食檳榔或吸菸民眾,應定期安排口腔黏膜檢查,口腔癌只要早期發現治療,第1期5年存活率,可達8、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