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新一代輕型防空巡防艦 交艦時間延後

中共加大擾台軍事力道,在台海建立「新常態」,海軍為了應對共軍輕型護衛艦威脅,籌建兩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分為防空型跟反潛型,原本防空型的艦艇規劃在2025年7月交艦,但兩艘都改為2026年10月才交艦。學者建議,延後濟陽級巡防艦除役時間、協調海巡署艦艇加入監控任務,或跟美方採購除役艦艇度過交艦的空窗期。

中共不放棄武力犯台,在台海建立「新常態」,加大擾台力道,多以056型護衛艦、053H3型護衛艦為擾台主要兵力,我方派遣大型作戰艦執行監控,疲於奔波反制,過度消耗人力、物力,對此,海軍籌建兩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分為防空型跟反潛型,取代老舊的濟陽級艦,原本防空型的艦艇規劃在2025年7月交艦,但兩艘都改為2026年10月才交艦,引發熱議。

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那如果說你在這個諾克斯級,要汰換的時候,沒有新的船來接手的話,那可能在海軍的戰力上面,會出現很大的空隙
船艦調度上面,可能就需要做一些調整,一些海巡署船艦支應,也是一種方式。那另外一個就是可能很多人在討論,是不是能夠跟美方討論,這個接手美國的退役艦等等。」

距離交艦還有3年多,海軍如何撐過這段空窗期?學者建議,延後濟陽級巡防艦除役時間、協調海巡署艦艇加入監控任務,或跟美方採購除役艦艇;此外,曾率團訪台的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近日再批中共破壞台海和平,企圖改變現狀的不是美國、台灣,而是中國,美方必須協助台灣處於最有利的自我防衛位置。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分析,「美國應該避免就是對中共採取一些,沒有效益但是具挑釁的行為,言下之意就是類似,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美國政府特別是軍事部門,比如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他們最近還是強調軍事嚇阻中共。」

美國總統拜登曾多次表態願協防台灣,不過,美國外交事務雜誌近期訪問50多位專家,有高達39人反對美國公開承諾軍事介入台海衝突,蘇紫雲分析,美方對中共在外交層面維持戰略模糊,軍事則採取戰略清晰,藉此嚇阻中共進犯台灣。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