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華達州的銀峰鋰礦是全國唯一一處穩定運作的生產區,從數百英尺深的地底抽出鹵水,像曬鹽一樣在廣大的蒸發池日曬風乾,最終提煉出所有充電鋰電池必須的關鍵原料,近年來重要性與日俱增。
礦業公司雅寶總裁諾里斯指出,「最終它看起來就像是食鹽,它是一種白色物質,白色的鹽,是鋰鹽、碳酸鋰或氫氧化鋰。」

鋰產業分析師貝瑞說道,「特別用在行動設備,無論筆電或手機,特別是電動汽車使用日增。因為它是所有金屬中最輕的,充電力強,也有30年不同的應用經驗。」
各國都在積極推動電動車綠能轉型,全球鋰電池的市場爆炸增長,預計鋰需求到2030年會增加到2020年的6倍。
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化合物原料,成為新一代的白色黃金,價格水漲船高。目前全球鋰礦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與澳洲,但無論露天硬岩或鹽湖鋰礦,從開採加工到鋰電池生產,6、7成的供應鏈都掌握在布局最早的中國手上。
為尋求更穩定的供應鏈,北美車商與礦業巨頭紛紛加碼相關投資,銀峰鋰礦預計2025年產量加倍,此外加州索爾頓湖、北卡羅萊納州、緬因州都有鋰礦開發計畫,拜登政府也積極支持,要打造一個完整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避免關鍵供應鏈受制於人,也減少碳足跡。

拜登3月引用國防生產法,補貼電動車電池必須的鈷、鎳、鋰、石墨等礦物開採生產,反通膨法案通過後,能源部也追加撥款28億美元,還為電動車主提供7500美元的抵稅優惠。
礦業公司雅寶總裁諾里斯提及,「因為政策到位以及美國工業界的認可與投資,汽車製造業正在回歸美國,它真的來了,目前的生產還高度仰賴亞洲,但很多正來到美國,這很重要。」
拜登政府的目標是2030年全美半數新車銷售為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而歐盟也決定2035年起,禁止販售燃油車,全面以電動車取代。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指歐洲2050年對鋰的需求將達到目前的35倍,成為重要戰略物資。

歐盟大舉推動歐洲的鋰礦開發,當地主要礦藏分布在葡萄牙、德國、法國、奧地利與芬蘭,不過跟美國類似,居民與環保人士擔心汙染,反對開發徵地的聲浪同樣難以忽視.今年初礦業巨頭力拓在塞爾維亞的開採許可,就在民意壓力下被迫撤銷。
塞爾維亞環保人士曼諾洛維奇表示,「我們要求立法禁止對鋰礦硼礦資源的剝削。因為鋰礦開採不僅是賈達爾山谷的問題,它有造成環境災難的風險。」
更環保的萃取方式,提升精煉技術,是減輕環境傷害的方法,但歐洲的鋰產量不可能超越南美、澳洲等主要產地。專家表示目前鋰金屬回收非常有限,加強回收再生技術研發,等10年後全球電動車的電池面臨汰換,或許會成為歐洲彎道超車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