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創41年新高 英國首相稱將採果斷行動

英國政府公布10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到11.1%,創下41年以來的新高紀錄。萬物齊漲對低收入家庭的衝擊比有錢人更大,首相蘇納克表示會採取果斷行動,預料除了升息之外還會加稅,並且削減支出,全力控制物價上漲。而今年在各國出現了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縮水式通膨重出江湖。因為有部份業者擔心漲價會嚇跑顧客,就採用一種變相手法;例如一包零食的價格不變,但是份量偷偷減少。這種方法必須做得讓消費者不知不覺,否則一旦被識破,根據英國的調查,厭惡程度比真的漲價還要更高。

英國民眾現在一攤開能源帳單就頭痛。

英國旅宿業者艾普琳提到,「天然氣合約現在的單位費率,從3.4漲到14.4便士;固定費用從每天22便士,漲到每天40便士,對我們這種小地方來說無法維持。」

英國退休人士紐比也說:「電器和天然氣每個月要付100英鎊,現在變成220英鎊,每個月增加120英鎊。」

儘管英國政府凍結年度能源價格,央行先前也祭出升息3碼,但通貨膨脹率仍持續攀高。官方16日公布英國10月份通膨率,高於預期的10.7%,達到11.1%,創下1981年10月以來新高。面對物價止不住,首相蘇納克強調,政府會採取「果斷行動」。

蘇納克表示,「我們需要在國內採取果斷行動,讓借貸和債務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我們會這麼做這將幫助我們應對通膨。」

相關作法會在英國時間星期四公布,屆時財政大臣韓特將提出新的財政計畫。他先前已表示,將增稅並削減開支,來應對通膨。

鏡頭轉到南韓,同樣面臨通膨,韓國部分業者最近悄悄減少了商品分量。南韓記者實測發現,同品牌、同品項的餅乾,雖然售價相同,重量卻減少4公克;巧克力棒、優格也有類似情況。

南韓民眾朴相赫(音譯)說:「我發現最近分量真的縮水了。」

另一民南韓民眾李美頌(音譯)也提到,「我很喜歡買零食,但當我發現包裝裡的東西減少後,就不想再買了。」

這種售價不變、分量減少的現象,稱為「縮水式通膨」,也就是俗稱的變相漲價。南韓學者指出,因為成本壓力上升,當地上個月已有70種食品漲價,其中以食用油和麵粉漲幅最大。而有部分業者擔心漲價會趕跑消費者,所以讓商品用不易察覺的方式微微縮水。不過,大多數消費者非常厭惡這種手法,產品縮水一旦被識破,反而會讓顧客失去信任,以後不再購買。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