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致力提升台鐵行車安全,但根據運安會過去對台鐵重大事故提出的建議改善事項中,解除列管事項,僅占比10%,而台鐵一名司機員還被揭露,今(2022)年中例行尿液檢查,驗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台鐵回應複檢沒問題,但已經將他調離司機員職務,外界質疑台鐵檢頻率太低,交通部已經要求台鐵檢討。
台鐵一名陳司機員,6月中進行例行尿液檢查,被驗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當下被停職,並在2週後再次檢驗,結果為陰性。立委質疑,被驗出有問題後,2週才複檢,間隔時間太久,台鐵也承認是不同檢體,為求慎重,目前暫時調離司機員勤務。
台鐵局長杜微說:「因為第2次陰性,按照我們的SOP,我們就是認定他是陰性反應了。」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問道,「所以就結案了?」杜微回答,「對。」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指出,「民眾沒有辦法相信,我們搭乘的火車,是否司機是符合安全的狀態。」
交通部長王國材回應,「我覺得他第1次跟第2次的時間長了一點,所以第2次的陰性有沒有說服力,我想這部分應該來檢討。」
目前台鐵司機員體檢的藥物定檢,只有每年1次,加上每季抽查,交通部長王國材要求,台鐵要進行檢討。
另外,對於台鐵在過去陸續發生普悠瑪和太魯閣重大傷亡事故,運安會都提出調查報告以及改善建議,這些項目都提報行政院,進行列管,改善才會解除,但目前,解除列管的比率僅有1成。
運安會主委楊宏智表示,「78項改善建議分散在運工機電,那運工機電裡面,已經解除列管的我們用數字來表達,目前解除列管率有10%。」
運安會直言,為獨立調查機關,除了事故調查,僅能邀集相關機關來討論改善進度,不過,在與台鐵進行的例行改善進度會議中,台鐵回復的改善計畫和全民的期待有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