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今年增加1% 歐盟宣布2025起實施七期標準

根據英國最新研究,2022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增加1%,學者發現中國可能因為疫情封城,去年排放量減少0.9%,但歐洲受烏俄戰事影響,使用煤炭的碳排反而增加。而目前全球排放也沒減少跡象,仍在緩慢上升。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正在埃及夏姆錫克舉行,全球高喊減碳,不過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最新預估出爐,今(2022)年排碳量將比去年增加1%,中國可能因為封城減排0.9%,歐洲雖然整體減量0.8%,但因為烏俄戰爭導致煤炭使用量增加,而美國則上升1.5%。

艾克斯特大學團隊首席學者弗里德林斯坦指出,「我們預估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會增加1%來自化石燃料的排放,我們還看不到全球排放下降的跡象,還持續緩慢成長中。」

這份《全球碳預算報告》揭露最新排碳趨勢,研究團隊估算如果以既有的排放量計算,大概再9到10年,全球就會用光碳預算。

艾克斯特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者弗里德林斯坦認為,「這意味著會有50%機會,我們會到時候會升溫1.5度C,這不是說就在2031年11月11日,但就是差不多在那個時間點。」

而在減少空污與碳排上,歐盟宣布要加嚴運具的排放標準,2025年起實施歐盟七期標準,主要先針對汽車與貨車的氮氧化物與粒狀物管制,兩年後再規範巴士與卡車。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列敦指出,「我們的標準到了2035年會有明顯的減量,因為歐盟七期小型車氮氧化物排放量會削減35%,相較於歐盟六期的標準來說,大型車更可達減量超過一半。」另外,新法規也將規範輪胎磨損與煞車所產生的粒狀物汙染。而上個月,歐盟則達成2035年推動禁售汽柴油小客車與小貨車的協議,加速運具電動化轉型,以對抗氣候變遷。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