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端政見/藍黃盼翻轉屏東選情 綠擁執政優勢穩固基本盤
走進辦公室、換下白袍,改披選戰背心,代表時代力量出戰屏東縣長的詹智鈞,走上街頭宣講理念,要打破議會及縣府,長期被藍綠把持的窠臼。
詹智鈞說:「(新冠肺炎確診者)被迫轉院的時候,潘(孟安)縣長就直接一句沒有醫德,說醫院沒有醫德,我那時候就是,我為我們的醫護人員打抱不平,因為我覺得說我們不是沒有醫德,我們是沒有人力。」
基層醫師出身,診斷屏東資源差距,即使屏東榮總將設立,彌補醫療環境,但最大困境在於人力短缺,這看似單一問題,詹智鈞從醫療及擔任勞資調解員的經驗中明白,醫療及社福等議題其實環環相扣。
詹智鈞說:「病患的病情之所以會產生變化,造成醫療的負擔,其實它還是根源於在社會的支持系統,還有家庭裡面出了問題,照顧的人力、托育的人力,有沒有幫他們安排。」
第三勢力奮力一搏,詹智鈞想勝出並不容易,因為兩位對手各代表藍綠,法官出身的民進黨候選人周春米,及同為醫師的國民黨候選人蘇清泉。
黨主席朱立倫、蘇清泉等人排排站,祈禱選戰順利,營造團結氣勢。蘇清泉曾兩次對決民進黨潘孟安落敗,但上一屆縣長選舉,創下國民黨在屏東最高得票紀錄。爭取藍綠翻盤的他,將矛頭指向民生經濟,認為民進黨政策失當拖累屏東。
蘇清泉表示,「把(屏鵝公路)安全島的樹全部挖光,然後把土也挖光,然後再添土,再種跟原來一樣的灌木喬木,天底下有在幹這種事,而且花很多錢。」
走訪大街小巷及市場了解民意,更在意青年未來,提升技職訓練、補助,讓青年不至於出走柬埔寨而受騙;善用在地資源發展產業,留住青年、顧老扶幼。
蘇清泉說:「(潘孟安)好的政策我會給它延續,他沒有做到的,譬如說小孩跟老人的福利不好的,我會一定要補強。」
醫療、社福、就業及產業發展,是3位縣長候選人的共同訴求;屏東幅員遼闊、南北長112公里,如何拉近城鄉差距?有執政黨優勢的周春米跟著縣府行程,深入偏鄉,了解在地需求。
民進黨屏東縣長候選人周春米說:「這個社區據點,我大概已經來過第4次了,所以我想就是平常的努力,平常的耕耘。」
接力打飯菜,潘孟安的縣長大位要交給周春米,延續民進黨已執政25年成績,肩負傳承使命的周春米,除了延續既有農漁及觀光產業地位,也要帶進科技聚落,升級屏東。
周春米說:「高鐵建設確定了,那旁邊有一個科學園區,所以呢,加上原來的科技園區,還有相關的汽車產業的一個園區,我們會形成一個產業的聚落。」
屏東市中山黃昏市場攤商說:「每個人要有工作,然後才會有消費。」
在地民眾願望很簡單,無非是安居樂業,距離投票剩半個月,候選人持續衝刺,都想成為選民心中,最能為屏東帶來繁榮發展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