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開發非洲巨鼠敏捷天性 穿上科技背包受訓協助救災
曾惠敏/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比利時團隊開發出一支生力軍,牠們是非洲巨鼠,專家利用這些老鼠比搜救犬小一點的體型,讓牠們穿上科技背包,更容易鑽進災難現場搶救受困民眾。
脖子繫著鈴鐺,揹著科技包的老鼠,在災難現場東翻西找,終於發現躲在角落的生還者,此時身上裝置發出警笛聲,小兵立大功的老鼠立刻返回基地,接受食物犒賞。實驗室裡這種體型稍大的老鼠,並非人人喊打,與垃圾和疾病為伍的一般老鼠,而是正在坦尚尼亞接受訓練的非洲巨鼠。
行為研究科學家唐娜金恩指出,「因為老鼠跟狗一樣可以訓練,牠們的嗅覺非常靈敏,體型小且天生敏捷,可望在災難現場表現良好,牠們可以擠在狹小的空間裡,靠近任何受害者。」
來自比利時的研究團隊表示,非洲巨鼠體重約在1公斤到1.5公斤左右,牠們的體型相對嬌小,比一般搜救犬更容易在災難現場接近受困者,只要經過9個月到一年的訓練,不僅可以協助清雷,還能加入地震後的救災行列,而牠們的壽命也比一般老鼠來得長,利用價值高。
唐娜金恩說:「選擇這個物種的主要原因是,牠們的壽命相對較長,在英國或類似的地方,看到的普通老鼠通常能活2到3年,而我們培養的老鼠可以活8到10年。」
為了讓訓練更到位,研究人員正逐步建構更為擬真的災難現場,他們發現即使空間變大,殘破地形更為複雜,或加入機具挖掘的吵雜聲,巨鼠似乎仍舊能夠達成任務。
在此同時,他們也升級科技包的配備,除了有攝影機,也有雙向聲音溝通及定位功能。接下來這項訓練將移師到地震頻繁的土耳其,如果順利的話,訓練有素的老鼠,也可以成為地震災變的救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