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爾夜店聚集地梨泰院,10月29日湧入大約10萬人歡慶萬聖節,卻在僅有3.2公尺寬的窄巷內,爆發嚴重人群推擠死傷意外,引發民眾對政府究責。面對10萬人潮,首爾市政府卻只部署約137名警員維持治安,有民眾當天下午就警告,梨泰院一帶已十分擁擠,警方有大約半天的時間能防止慘劇發生,但卻後知後覺,完全沒啟動妥善的人流管控措施。
南韓民眾說道,「現在我看到這種巷子狹窄的情況,我真正想要說的是,警方應該早就來這裡疏散人群的。」
南韓民眾表示,「在這種大型活動之前,政府跟地方機關早已知道,每年都會有群眾前來梨泰院慶祝萬聖節,而事實就是,政府沒有及早處理這種情況,讓人非常生氣。」

儘管南韓從內政部到國家警察廳,再到首爾市長吳世勳,這個星期都已出面道歉,坦承警方在事前跟事後都有疏失,將徹查事件真相,政府也對死傷家屬提供喪葬費、補償金、醫藥費與減稅優惠等彌補措施,但都無法挽回上百條寶貴的生命。
南韓的律師認為,警方把事發前多通警告梨泰院人潮擁擠的報案電話,當成一般申訴電話處理,存在明顯疏失,罹難者跟傷患家屬還能進一步提出賠償。
南韓律師崔政奎指出,「如同警察廳長所說,如果在案發前2到3小時前,警方就已接獲多通112的報案電話,警方就應該有時間做出額外的因應措施,如果這些通報被發現被忽略,光是這點就能提出賠償。」
此外,南韓特有的擁擠文化可能也是這次發生致命推擠意外的原因之一。南韓無論在尖峰的通勤時間或大型活動演唱會,都會出現人擠人的場面,民眾也習以為常,降低了警覺心。
但專家指出,在25平方公尺的空間裡,每平方公尺只站1人,彼此距離還很寬闊,如果站了3個人就略顯擁擠,一旦站了5個人,萬一出現推擠等事件,就可能引發致命危險,此時無論是站立或跌倒,都務必要將雙手環抱在胸前,確保肺部跟心臟有足夠呼吸跟跳動的空間,以免窒息危及性命。

梨泰院的推擠意外,死傷的幾乎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也讓人想起2014年4月發生的世越號船難悲劇,這起船難最終造南韓壇園高中學生在內,共304人不幸罹難。
當時船上救生衣與救生艇嚴重不足,貨物超載,船體不當改造,船長不理乘客棄船逃生,加上當時的朴槿惠政府,相互卸責隱匿資訊,她本人更在事發7小時後才公開露面,引發各界撻伐。世越號船難跟這次梨泰院的人潮推擠事故都是人禍,但這次較大的問題不在事後救援,而在防範跟預警。
南韓民眾面對一再爆發的大型公安意外,情緒悲憤,這星期南韓的最新民調,總統尹錫悅的支持率已跌破30%,而年輕世代一再成為意外受傷最深的族群,加上新冠疫情兩年多來壓抑的情緒,南韓政府更必須正視。

首爾女子大學教授蒂札德提及,「現在又再次發生令人心碎的悲劇,這是一種集體的骨牌效應,一種心理上的傷害,因此不光是金錢的補償,而是要情感上的回應,必須要關心、傾聽及理解他們,試圖用他們視野經驗,而不是我們的來瞭解他們。」
然而,南韓災害與安全管理的漏洞並不止於公眾秩序與人流管控方面,今(2022)年夏天首爾豪雨成災導致洪水倒灌半地下住宅,多人走避不及被困家中淹死。半地下室住宅淹水問題本就存在多年,但政府一再後知後覺,毫無作為,直到致命事故發生才又急推出補救方案。
1980年代至今的40多年,南韓現實產業化與民主化,在手機、半導體、汽車等領域都躋身先進製造業國家,影音產業的韓流軟實力,更獲得全球重視。南韓新世代年輕人雖然熱愛本國流行文化,但也擁抱外國文化,近10多年來興起的萬聖節慶祝就是例證。
不過南韓社會似乎沒有給民眾足夠保護,如今南韓雖已被聯合國認定為發達國家,但這種明顯的人為安全漏洞讓人難以接受,也解釋了為何這次梨泰院慘劇跟世越號事件一樣,讓人震驚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