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難民署在瑞士日內瓦的記者會上指出,今年4月開始就接獲大量報告,有大批緬甸國民被馬來西亞政府強迫遣返回國。
由於緬甸軍政府去年2月推翻翁山蘇姬領導的文人政府,局勢陷入動盪,而大馬政府這項強迫遣返的舉動,已違反國際有關難民遣返的相關法律。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曼多說道,「聯合國難民署持續呼籲馬來西亞政府,停止強迫遣返尋求安全免於受傷害的緬甸國民,將他們遣返回緬甸,會讓他們暴露於傷害與危險之下。」
報告指出,最後一次的遣返行動發生在10月21日,陸續被遣返的緬甸國民當中,還包括尋求政治庇護的前緬甸海軍軍官。被遣送回緬甸的軍官,最高可能被軍政府判處死刑。

其實馬來西亞並不是聯合國難民條約與公約的簽署國,也不承認聯合國給予的難民身分,但馬來西亞目前依舊收容了18.5萬的難民,當中約10萬人,是來自逃離緬甸政府迫害,以及孟加拉難民營的緬甸少數民族羅興亞人。
馬來西亞之所以成為緬甸人最願意前往的國家,只要是因為大馬政府明確反對緬甸軍政府,也對翁山蘇姬曾經領導的文人政府釋出善意。
而人權運動出身的大馬外長賽夫丁阿布杜拉,更被緬甸反對派視為東協最好的朋友,如今大量遣返緬甸國民的舉動,也被人權觀察組織批評完全是雙面人的做法。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曼多說:「不遣返原則是國際法的重要基石,所有國家都必須遵守。因此我們希望這項呼籲能夠被聽見,停止所有的遣返行動,讓(大馬收容難民)這項慷慨的傳統能夠持續。」
馬來西亞雖然長期對難民的態度比較寬鬆,但新冠疫情爆發後態度逐漸轉趨強硬,民眾擔心這些難民會將病毒帶入國內,而且大馬即將在11月中旬舉行大選,因此過去幾個星期大舉施加遣返力道。
除了馬來西亞外,從2017年爆發緬甸軍方鎮壓若開邦的羅興亞族人後,鄰國孟加拉就收容了大批羅興亞難民,至今還有75萬人待在難民營內。
但5年過去,緬甸軍方去年不承認民主選舉結果,推翻翁山蘇姬的文人政府,國內爆發反政府示威,加上少數民族的武裝部隊,持續跟軍政府對抗,緬甸局勢混亂,也讓羅興亞族人的返鄉更加遙遙無期。

如今考克斯難民營附近的居民,對羅興亞族人長期占據土地,開始感到反感與不耐,加上雙方衝突越來越頻繁,居民希望能將羅興亞人立即遣送回國。
拯救考克斯運動發起人拉曼指出,「羅興亞人搶走我們的工作,偷走我們的護照,讓孟加拉蒙羞。我們的心靈不再平靜,我們對他們過久的打擾感到威脅,這會造成長期的問題。」
孟加拉的媒體也推波助瀾,多次以毒瘤形容羅興亞難民,更諷刺孟加拉政府為了自己的仁慈受到懲罰,但被迫逃離家園的羅興亞人也有話要說。
羅興亞難民曼南表示,「每根手指都不一樣長,100萬的羅興亞人只有少數的不肖份子,但把所有羅興亞人都稱為罪犯也沒有正當性,這種描述對我們來說是個傷害。」

儘管孟加拉難民營的運作有接受聯合國的補貼,但孟加拉國內今年遭逢嚴重水患,物價飆漲,國內電力供應也出問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家還必須照顧大批羅興亞難民,民眾心中的仇恨也自然浮現,這樣的氛圍也讓羅興亞難民未來的命運,增添更多的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