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迄今跌幅逾30% 金融3業9月持股水位急降

台股今年受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影響,從年初至今跌幅已超過30%,光是9月就重挫11%。金管會發現,包含壽險、銀行與證券商在內的金融3業,9月持股水位急降,本國銀行大舉賣股1365億元,資金轉進債券逾2800億元避險,成台股9月急殺逾11%的原因之一。

儘管美國第3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優於預期,但在主要科技公司財報不佳影響下,讓週四美股四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而台股早盤以12874點開出後,指數開低走低,在電子、傳產走弱下,盤中大跌逾百點,最低來到12807點。

儘管台積電宣布,成立開放創新平台3D Fabric聯盟,目前已有19個合作夥伴加入,也首度邀請國際大廠美光、SK海力士、三星等要來推動3D半導體發展,但早盤台積電仍下跌6.5元,失守380元關卡。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大家知道整個消費性電子的市況非常糟糕,預期台積電在有些,不管是成熟或先進製程,可能未來的產能利用率都會往下降,這是市場比較擔心的部份,(成立開放創新平台)這個長期的產業布局,它不會那麼快開花結果。」

台股今年受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影響,加權指數已從年初高點18619點跌到失守萬3大關,跌幅已超過30%。金管會統計也發現,包含壽險、銀行與證券商在內的金融3業,9月持股水位急降,股票部位從8月的3.1兆元驟減至2.6兆元之下。另外,本國銀行大舉賣股1365億元,資金轉進債券逾2800億元避險,成台股9月急殺逾11%的原因之一。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我想業者在投資上面標的的轉換,這是他基於它業務策略所需,還是尊重業者的策略,重點還是我們怎麼樣把我們的資本市場,能夠上市櫃公司在公司治理,永續方面把它做得很好。」

黃天牧認為,雖然現階段遇到了通膨跟美升息這些挑戰,但應該都只是過渡期間,集中市場截至9月底本益比約9.74倍,現金殖利率達加計股票股利為5.34%,中長期基本面仍良好,投資人不用過度擔心,但仍需審慎選股。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