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緊急救護5G系統 到院前傳輸病患資料供醫師處置
章明哲/台東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東縣地理環境狹長,有高山、有離島,過去的緊急救護受限地理因素,送醫到院前死亡率高。不過台東縣消防局陸續成立11支高級救護隊,成功救援率從5%提高至34%。28日起消防局更整合各種高級救護器材,啟用緊急救護5G資訊系統,在救護現場立刻傳輸病患各種生命徵象資料給急診醫師,即時處置,讓救護車變成行動急診室。
台東縣消防局28日啟用緊急救護5G資訊系統,示範救難人員身上配備攝影鏡頭,在救援現場開啟多功能生命徵象監測儀,利用5G網路,把患者的生命徵象傳輸到醫院急診室,也可以透過攜帶型超音波,把患者內臟的情況傳給醫師,再透過電腦平板和醫師即時通訊,取得指令進行急救,提高病患存活率。
台東縣消防局高救隊小隊長廖昱翔表示,「心臟的輸出血液不足,我們需要靠電流,去把他的心臟跳動的頻率,提升到正常的範圍之內。那在台東,今(2022)年已經有3例使用線上醫療指導的方式去執行。」
這一整套包含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自動體外心肺復甦機、喉頭鏡和藥劑等設備,現在都配備在全縣11個高級救護隊救護車上。最重要的是救護員身上配備的鏡頭,傳輸即時影像給急診室醫師,讓救護車變成行動急診室。
台東縣消防局救護科長孫揚文說明,「醫生就好像把他的眼睛跟雙手釋放到現場去,然後醫生透過EMT的執行,就好像醫生自己在做這個處置。」
台東縣地型狹長又有離島,醫療資源分配城鄉差距大,雖然陸續提升緊急救護能力,成功救援率從5%提升到34%,但還是不夠。消防局表示,現在啟用這套5G救護資訊系統,再搭配高級救護員的技術,會更能有效的搶救民眾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