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所屬的世界氣象組織,發表年度溫室氣體公報。報告中指出,包括二氧化碳、甲烷,還有氧化亞氮,這3大溫室氣體,從2020年到2021年的增幅,來到數十年新高紀錄。這不但難以停止氣候暖化,也衝擊地表和水中的生物多樣性。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報告,特別提到所謂的「輻射強迫」,如果是正值,代表地球吸收的太空輻射,大於地球向太空反射的量。WMO指出,從1990到2021這段期間,地球的輻射強迫增加了50%,是氣候暖化難以減緩的重要原因。
世界氣象組織資深科學家塔拉索娃指出,「我們觀察這1年來,3大溫室氣體的趨勢,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都達到歷年來的最大值。」
科學家指出,儘管火山爆發也算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管道,但最主要的還是人為活動,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火力發電廠為最大宗。由於二氧化碳會長期存在於大氣當中,因此即使很快達到所謂碳中和,二氧化碳濃度也不易降低。
至於甲烷雖然沒有毒性,但濃度太高將引起窒息,來源包括家畜等動物的消化作用、稻田的細菌,以及沼澤溼地等自然因素。其中濕地如果位處熱帶,分解出甲烷的速度會更快。
另一個引起注意的溫室氣體是氧化亞氮,主要來源是含氮的化學肥料。
塔拉索娃說明,「如果它進入大氣的平流層,將破壞平流層中的臭氧。如果氮元素多到一個程度,進入水和土壤,將會衝擊生物多樣性。」
儘管氧化亞氮在3大溫室氣體排名,還在二氧化碳與甲烷之後,但它的溫室氣體效應可達到二氧化碳的200倍。也因此,含氮的化學肥料儘管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卻也對未來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乃至於人類生存,產生不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