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價上漲負擔重 麵包店設自動販賣櫃出清便宜賣

日本物價漲得很兇,帶動民眾購買即期商品的風潮,還有業者把當天打烊前賣不完的麵包放進自動販賣櫃,打折繼續賣,很受消費者歡迎。另外在南韓,為了避免浪費食物,明年起將改變食品標示,從現在的販售期限改成有效期限,讓食物不必太快被丟掉。

日本東京一間麵包店,晚間6時打烊後,開始打包架上的麵包,送到店外的自動販賣櫃。櫃內麵包的銷售時間,限定晚上7時到隔天早上7時,這些賣剩的麵包價格從700日圓降到500日圓。

日本民眾說:「家裡人很多,能用更低價格買到麵包,很感謝。」也有日本民眾提到,每星期會來2到3次。

日本麵包店業者津金一城指出,「清晨烘烤的麵包沒賣完,被丟進垃圾桶會很難過,店內麵包價格最近也在漲,所以希望讓顧客用較低價格也能購買我們的產品。」

折扣商品熱銷,跟日本物價不斷上漲有關。一間超市業者就指出,店裡賞味期限快到,或是包裝破損的折扣商品,最近銷量變好了。

日本超市業者齊木一晃指出,「一開始是希望減少食物浪費,然後商品價格開始上漲,這個月初開始,越來越多顧客開始大量購買原價上漲的即期商品。」

即期商品不但省錢,也減少浪費食物。事實上,日本一直有剩食過多問題,光2020年丟掉的食物就有522萬噸,相當於東京巨蛋體積的4倍。18間百貨業者最近就聯手推出不留剩菜的競賽,鼓勵不習慣打包的日本民眾,將吃剩的食物帶回家。

鄰近的南韓,也打算更改食品標示,來避免剩食。現行標示是以產品必須下架的時間計算,也就是販售期限,明年起則改成有效期限,也就是按照建議儲存方式後,可食用的期限。標示變更後,將讓食品保存期比目前延長20%到50%。

民眾熟悉的韓式泡麵也會從5個月的販售期限,延長到13個月的有效期限。韓國食品藥物安全部指出,南韓每年約有540萬噸食物垃圾,等同100個足球場,不但清理成本高,也會製造甲烷,導致全球暖化,希望改變標示,也讓被丟棄的食物跟著減少。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