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音樂響起,群馬澀川市的蒸汽火車「D51特別列車」,為了紀念儀式動了起來。
參觀民眾讚嘆,「真是古老而美好的時代。」

有著路面電車的長崎市,還拖出有100年以上歷史的木製車廂,重新上漆營運一天。還有東京車站推出特色列車,重新服役一天。紀念鐵路節,廣島車站更是舉辦火車便當祭典,陳列出充滿時代演變的美味佳餚,供民眾購買享用。
這個月14日是日本的鐵路節,也是日本鐵路啟用滿150年的日子。回顧日本最開始的鐵路列車營運,最初是以國營方式,在1872年10月14日、也是明治5年開始運行。當時的行車區間,僅介於新橋跟橫濱間通車。
埼玉鐵路博物館解說人員說明,「新橋跟橫濱之間,利用同一條道路步行的話,需要花費一天時間,非常的費時。但因為鐵路啟用之後,只需要53分鐘就能抵達。」
從1872年開始,到1963年,日本隨著鐵路盛行、經濟跟科技飛快發展,不斷研發出新式列車,擴大了鐵路行車距離,讓火車通勤的模式,成了當時民眾生活的日常型態。
NHK重現當時畫面,在東京車站盛大舉行依照新時刻表運行的特急列車「海鷗號」的出發儀式。不變的是大家通勤、趕車的姿態。
到了1964年,配合當時東京舉辦奧運,東海道新幹線第1次啟用了光號特急列車,將距離拉大到東京跟新大阪之間,以時速120公里的速度運行,可說是當時的夢幻快速列車。
之後隨著車輛普及,鐵路發展陷入瓶頸。到了1987年4月,日本國營鐵路結束115年的營運歷史,變成了由民營的JR鐵路承接。自此,民營鐵路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迅速成長。

儘管鐵路便利了民眾通勤,但在交通與人身安全方面,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課題。
NHK報導指出,在這期間,許多人犧牲的意外也陸續發生。平成17年的JR福知山線列車脫軌意外,造成了107人死亡。這幾年列車內也屢屢發生乘客遭到無差別殺人攻擊。」
另外,經過了30多年,隨著部分地區人口減少、新冠疫情等生活形式的變化,讓原本就勉強維持的地方鐵路利用人次,從1991年5億1900多萬人次的高峰期,到2020年只剩下不到6成的2億9200多萬人次的經營危機。95間地方鐵路公司,如今有93家都是負債經營。
政策研究大學研究所特別教授家田仁認為,「這要採取的應對政策,跟(國鐵)分裂成為民營化時代完全不同,必須隨著時代不同,採取新的解決方案。」
雖然地方鐵路困難經營,但JR鐵路公司幾年前開始,也投入巨額跟先端技術,進行磁浮列車開發,預計要在幾年內建造並啟用時速達500公里,並且在東京品川站跟名古屋站之間往來的中央磁浮新幹線。期盼能為鐵路歷史,再寫下新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