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路面瀝青破損現窟窿 彰縣府:將修補改善
王威雄/雲林 彰化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橫跨濁水溪連接彰化縣和雲林縣西螺大橋,已經有70年歷史,且具有文資身分,但近期有民眾發現,大橋路面的瀝青破損,甚至出現小窟窿,高低落差有8公分以上,恐讓行經的機車騎士有摔車風險。彰化縣政府表示,接到民眾反映後,將請廠商利用瀝青貼片填平路面,避免用路人有行車安全疑慮。
連接彰化縣與雲林縣的西螺大橋,已經有70年歷史,為維護橋樑安全,目前已經禁止大型車通行,但近期卻有民眾發現,大橋路面伸縮縫的柏油都裂開,甚至變成一個小窟窿,高低落差將近8公分,機車騎士有摔車風險。
用路民眾說:「覺得蠻危險的,畢竟窟窿很大,旁邊又有一些車經過之類的,所以在騎的話,難免會覺得很不自在,而且還要特別去注意。」也有用路民眾提到,「好像蠻多的,但我沒有去細算後面到底有幾個,但老實說只要不騎快是沒危險,但騎快就很危險,你要怎麼閃又閃不過。」
拱型紅色鋼樑全長將近2000公尺的西螺大橋,具有文化資產身分。對此,維護單位彰化縣政府則表示,都有固定辦理檢測道路巡查,上週有發現路面不平,已要求工程單位趕緊修補改善,確保用路安全。
彰化縣工務處養護工程科長邱冠達表示,「我們會以小幅度整修部分,來維護機車及慢車行車安全,預計工程計畫將凸起的部分做一個整平之後,將伸縮縫做填補,確保伸縮縫正常運行。」
工務處表示,因為過去工程技術使用舊式伸縮縫,但經長時間使用老舊造成地面不平,礙於西螺大橋有文化資產身分,無法大幅度整修,只能透過定期巡檢,若有發現問題,都會立即安排工程單位修補,避免造成用路人行車安全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