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解封了後,交通部喝出今年"來台灣的外國旅客衝破70萬人次",而且2024年欲恢復"每年千萬人次觀光客"來台灣旅遊。毋過受疫情影響,航空業走真濟人。地勤人員閣欠6、700人。另外,接待國際觀光客的公共運輸,無夠友善,英文字傷細字。
有來台國外人士,向民代反應,觀光局力推,標榜"深度旅遊"的"台灣好行"巴士,車體上的英文標示,非常不清楚,國外旅客不清楚要揮手巴士才會停,就這樣白白錯過,沒搭到車。
立委 林俊憲 vs. 觀光局長 張錫聰表示:「一個英文很小,這哪有人知道啦!國外觀光客看到這種公車來很高興,等著要上車,咻!它就跑走了。」
不只如此,若上網查詢"台灣好行"巴士,雖然有英文網版站,但是在搜尋引擎中沒有關鍵字應對,立委質疑接下來若是開放自由行,國外旅客想要搜尋,恐怕有難度,交通部坦言這確實沒有站在國外旅客立場著想。
另外,桃園機場在國門重啟後,地勤人力吃緊,也是一大問題。
立委 趙正宇 vs民航局長 林國顯表示:「流失13%大概六七百人 (那你要怎麼補?),跟委員報告,我剛剛也有報告過,因為我們今年底只有恢復10%的運量,那明年大概預估40%,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時間可以加是不是?)趕快招募地勤,我們已經發函要求他們補人。」
民航局回應,已經要求桃園機場,儘速招募補足地勤,事實上疫情後不只我國機場人力有缺口,鄰近的日本也因為缺工,導致國門重啟後,面臨砍班問題,航空業者表示,因日方機場量能不足, 導致航班被迫取消, 近日台日航班的砍班衝擊,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