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的角落中,整面牆自動販賣機都是來自不同地區的特產販賣機。受到新冠疫情消費潮減少,烏俄戰爭導致能源物價上漲,跟日圓走貶衝擊,日本各中小企業為了自救,許多飲食跟用品企業,開始把腦筋動到能四處設置的自動販賣機。
櫪木縣的那須鹽原市,有一家麵包工廠因為過去半年來製作商品的原物料,包括小麥粉、沙拉油跟砂糖等價格不斷飆漲,讓工廠一度出現了經營危機。
麵包工廠社長鈴木謙允指出,「這是小麥粉,這一年內價格從3500多日圓,飆漲到現在要5000日圓了。像是楓糖,在做麵包乾時會用到很多,價格就上漲了非常多。」
為了求生存,以5年200萬日圓的租賃費用導入自動販賣機,將受到防疫政策限制,無法再當成試吃品的NG商品,重新包裝起來,當成另一種促銷商品銷售。
由於這些商品,是平常不會上架出售的NG麵包,跟正常麵包相比,通常只是賣相不佳,口味並沒有太大差別。業者將許多麵包匯集在同一個銷售箱,制定售價不到往常一半的500日圓,等於台幣不到120元,受到鄰近許多居民的好評。而工廠過去無法變現的商品,現在居然也能出售變現,讓平均一個月的販賣機營業額,也能達到50萬日圓。
鄰近住戶說道,「非常划算,我覺得自己一定還會再來買。」鄰近住戶表示,「因為一袋裡有很多麵包,購買方式又簡單便利。」
根據統計,日本全國的自動販賣機在2020年共有7萬台左右,卻因為疫情影響,讓2021年整年成長了4%,達到了7萬2800台,成了中小企業絕處逢生的轉機。除了自動販賣機,因為物價上漲,日本全國今(2022)年光是9月,就有6699種商品宣告漲價,其中還包括今年第2次漲價的商品,讓許多家庭增加不少生活開銷。
有專賣即期品的民間業者,以減少「食物零浪費」為初衷,也降價食品的售價,減輕大眾生活負擔,增加定期收購即期、賣相不好或是一直都無人認領的包裹食品,轉賣給地區居民。消費者說道,「因為現在經濟上有比較嚴苛,所以就算是便宜一些也好。」
不含稅的商品售價,像是一瓶500毫升的醬油露售價79日圓,緊急儲備用的礦泉水19日圓,3瓶小型食用油要價399日圓,都比超市便宜許多,反倒讓店裡的業績比去年增長3成。即期商品銷售業者松井順子表示,「在物價上漲這麼急速的情況下,如果能讓大家提高檢視食物零浪費的情況就好了。」
另外,也有超市省去包裝水果的費用,直接以裸賣的方式銷售,讓民眾需要多少就買多少,避免食物浪費。根據日本綜合研究所調查顯示,今年的物價飆漲,讓一個2口家庭的支出一年增加3萬6千日圓,但過去一個4口家庭浪費食物的費用,也達到5萬6千日圓,如果能藉機檢視浪費掉的食物費用,也能在這波通膨中省下不少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