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販中心搬進曼哈頓 忠於原味受顧客歡迎
施慧中/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加坡有許多政府興建的熟食中心,網羅海南雞飯、咖哩飯等南洋庶民飲食,這種小販文化兩年前已經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美國最多元的大蘋果紐約市,現在也出現第一個新加坡小販中心,落腳在繁華的曼哈頓區,不到半個月就成為附近上班族的新歡。
走進曼哈頓中城的Urban Hawker城市小販中心彷彿來到新加坡,美味的海南雞飯、咖哩飯、辣椒蟹,甚至一杯家鄉味的咖啡,撫慰許多僑胞的鄉愁,試營運以來,物美價廉的餐盒也已經圈住周邊上班族的心,成為午餐首選。
顧客李小姐說道,「我已經吃過3個不同的攤位,它們都很棒,我試了海南中他們的雞飯,那雞肉太棒了,每個人都應該來試試看,很豐富的味道,非常嫩。」
顧客克里斯坦諾指出,「這是某種形式的烤肉飯,像是叉燒肉之類,以及配湯。老實說我很喜歡碰運氣,我選了排隊最短的一家,我很滿意。」

一手策劃這個美食中心的司徒國輝說,這裡17個攤位中的11個,都是他從新加坡本地的小販中心直接招募帶來美國的,業者從高湯到菜肉飯麵都是現煮現做,食材也精挑細選,忠於新加坡原味。其中知名的三巴旺海鮮白米粉更是首次踏出新加坡國門拓點,由小老闆帶著3名廚師來到紐約。
三巴旺白米粉創辦人之子鄭友賢表示,「我們用的高湯每天燉8小時以上,真的是用很大的熱情煮的,我們稱之為鑊氣,在火上煮。」

星國美食中心策劃人司徒國輝指出,「白米粉是一道餐點,中式的米粉不是用炒而是煮,很健康,用濃郁的雞湯去熬煮。我在紐約遇到在美生活了20、30、35年的新加坡人,他們仍然想念新加坡的食物。我認為新加坡的小吃不是煮的或油炸的東西,它相當複雜。」
新加坡美食融合了中國、馬來、印度等南洋風味,東西方味蕾都能接受,不過在曼哈頓這樣的黃金地段,不但食材跟租金貴,人力培訓與薪資負擔都很高。
另一家知名業者「蝦的傳人」直言,在新加坡一碗7元星幣,折合台幣約150元的蝦麵,在美國要賣3倍以上價錢,在當地算是合理。9月底以來業績不俗,消費者好評讓業者信心大增,等營運穩定,策劃人打算到西岸洛杉磯也拓點,提升家鄉小販美食的地位,也讓更多人品嘗自家老奶奶的好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