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船帆石現大陣鰮仔魚 濟遊客為看魚來踮沬

屏東墾丁船帆石附近海域,近期出現數量真濟的鰮仔魚。數量比往年加真濟。毋但墾丁,全世界攏有類似的情形,魚仔族群數量攏有增加跡象,除了溫度等環境因素,學者分析認為,疫情影響著掠魚,魚仔才有機會生湠。

成千上萬的銀漢魚慢慢聚攏成圓柱狀,打轉起來像個水底暴風圈一樣,屏東墾丁船帆石附近的海域,最近一個月出現這樣的壯麗奇景,吸引潛水客慕名而來。
 

潛水教練小麥表示:「墾丁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沙丁魚風暴,學生看到也都是異常地興奮,大家都很興奮,然後魚群真的是很壯觀。」

潛水客經過時,魚群有秩序地散開又馬上聚集,潛水客悠游在龐大魚群中的畫面,讓不少民眾覺得嚮往。

有民眾說:「如果說能夠去當場,去看這種美景 當然是很棒啊!」


學者解釋,銀漢魚或沙丁魚等都有群游習性,因為整體看起來龐大,敵人就不敢靠近,遇攻擊也能讓敵人眼花撩亂。今年不只墾丁,全球有類似景象的地方,魚群數量都增加很多,除了溫度跟食物充足等環境因素,學者認為,疫情影響國際捕撈也是原因之一。

屏東海生館學者何宣慶表示:「因為疫情,所以很多船都沒有辦法出航,就算它出去,回來可能也沒辦法銷售,沒有銷售的管道。所以呢,反而讓這些魚有機會可以大量的繁衍。」

雖然疫情影響不少經貿活動或交通,卻讓各地生態有了喘息空間;國門即將開放,當地業者期待能藉此吸引遊客,但也呼籲全民共同保育,讓這樣的生態奇景永續。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