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憂鬱患者60萬人僅27%就醫 未治療恐提高死亡率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國衛院最新調查發現,全台高齡憂鬱症患者大約有60萬人,不過台灣長者憂鬱症就醫比率卻只有2成7,如果沒有及早就醫,很可能增加罹患衰弱症的風險,並提高死亡率。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再過3年、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平均每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但老人活得長壽,卻不見得健康快樂。國衛院最新調查發現,當長者隨年紀增長,受到身體疾病及腦部退化,再加上情緒影響,很容易有憂鬱症,全台高齡憂鬱症患者約有60萬人。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其炘表示,「跟這個身體的疾病越多,有憂鬱症的機會是越高的。事實上很多人是在退休之後,整個經濟狀況下滑,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國衛院研究團隊表示,如果長者情緒低落,且出現吃不下、睡不著、體重減輕等生理現象,甚至出現自殺等負面思考,這3項症狀持續2週以上,就是憂鬱症的警訊。但台灣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偏低,只有2成7。

吳其炘指出,「憂鬱症的患者比起沒有憂鬱症的人,第1點就是他的死亡率是比較高的,過去的研究發現,他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那第2個,憂鬱症沒有治療的話,也容易衍生其他的疾病,例如說高血壓、糖尿病。」

研究團隊指出,多數高齡憂鬱症未就醫原因,可能來自於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清楚憂鬱症是需要治療的,或是擔心汙名化。

預防老人憂鬱症方法,除了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也要多參與社交活動,身心健康老化,才能避免老人憂鬱症上身。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