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遇5年來最冷寒冬 寶萊塢天王阿米爾罕新作也滑鐵盧
改編自美國阿甘正傳,印度寶萊塢天王阿米爾罕的新作《拉辛正傳》,特地選在8月11日,也就是當地節慶長週末假期的前夕上映,但至今票房收入只有5億4000萬盧比,還不到影片成本的四分之一。而以往阿米爾罕的作品如《三個傻瓜》、《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心中的小星星》,光是上映第1週就可回收成本。
隨著鏡頭看一看新德里戲院的實際情況,就能感受到印度電影市場有多慘。戲院裡影片在大銀幕上放映,整個座位區卻是空無一人,售票口只有一個人想要買票入場,影城的小吃部冷冷清清,完全沒有生意。
印度學生莎瑪猜測問題出在故事情節,「過去兩年觀眾接收了許多新主題,同時也吸收了新的觀念,這就是為什麼我猜寶萊塢在那方面相當缺乏,還有他們沒有認真拍電影。」
印度學生珊灣則認為,「首先我們的收入在後疫情時期減少了,我們出門時口袋裡沒有錢,看電影所要花的錢足夠我們用來訂閱OTT平台,所有朋友還可以一起看;第二就是在後疫情時期,人們有更多隱私的顧慮,不太想要群聚。」
民眾去戲院看電影的意願大減,除了疫情、收入等因素之外,串流平台的崛起更是主要原因。新德里影城平日線上販售的最便宜電影票,一張定價310盧比,但Netflix網飛印度月費只要199盧比。
市場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到9月印度片的票房收入,和疫情前相比下滑了45%,來到只有57億5000萬盧比的規模,是近5年來最慘的一季。
今年至今發行的26部電影其中20部的票房一片慘綠,片商大半的投資全都拿不回來。有市場人士指出演員收取大筆簽約金的制度,應該改成視電影賣座情況按比例分紅。
印度電影市場分析師卡普爾建議,「所以問題不光是電影拍得不好,他們就連經營也不好。所以就某方面來說,這告訴我們明星們要實際一點,如果電影賣得好,他們或許可以有更好的分紅,但明星們不能以目前的價碼收費,因為這會讓多數的電影虧本。」
阿克夏庫馬主演的驚悚片即將上映,宣傳期間被記者問到相關問題,大方地坦承若是電影不賣座,演員必須負責,他願意順應觀眾喜好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