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售中晶片緩衝一年 台廠供應鏈股價跌勢收斂
黃立偉 張國樑/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美國晶片法案上路後,再祭出禁售令。不過,禁令也出現轉折,給了一年緩衝期,明年9月1日以後銷往中國,就需申請出口許可。相關台廠供應鏈,跌勢終於收斂,台積電跌幅超過1%,載板三雄僅南電跌0.61%、欣興收小漲、景碩維持平盤。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證實,接獲美國政府通知,旗下兩款AI高階運算晶片被要求禁止出貨到中國,利空衝擊,輝達1日一天市值蒸發約1.2兆台幣。不僅輝達,GPU雙雄之一的超微(AMD),也有兩款高階晶片受管制。不過禁令又轉彎,美國政府給了一年緩衝期,直到2023年9月1日前,透過輝達香港公司可繼續供貨。
景碩發言人穆顯爵表示,「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啦,影響我們明年的營收可能有1%。」
載板廠景碩強調,雖然輝達、超微訂單各佔整體營收5%,但影響不大。相關台廠供應鏈股價跌勢終於收斂,台積電2日股價收在485元,跌超過1%,至於載板三雄僅南電跌0.61%、欣興小漲0.36%、景碩則維持平盤。
穆顯爵點出,「跟人工智慧有關的 、國防跟軍工有關的 ,這個一定要提出申請,電競、挖礦等等,這些都沒限制啊。」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石立康表示,「假如明年過了9月1日以後 ,台灣的伺服器代工廠出口到中國的話,就會需要許可證啦,會影響到譬如說伺服器出貨的狀況。」
為降低這類高階AI晶片被中國軍方使用風險,美國政府再出手管制。學者表示,美國管制的晶片屬於超高階市場,需求量並不大,其實對台廠供應鏈影響不大,反倒是台廠有機會受惠。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華為禁制令的一個經驗來看,藉由比較彈性的應變的一個措施,在台廠相關特殊應用的IC ,或許未來將會持續受到中國業者的青睞。」
學者表示,輝達、超微,這幾款管制晶片,大多應用在資料中心運算,AI、機器學習也能用於武器設計等。這一年緩衝期,不排除中國會在期限前拉貨、備庫存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