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因為疫情停辦兩年的諾丁丘嘉年華,8月底終於回歸,萬頭鑽動依舊,但娛樂消費規模比往年縮水。因為超過10%的高通膨已經難熬,能源監管單位又宣布10月起,天然氣與電費價格上限調高80%,生活成本暴增到難以接受。今年夏天全國鐵路、巴士、郵政系統與垃圾車,甚至白領律師都輪番罷工,抗議薪水不漲,還有示威者高喊拒繳能源帳單。
倫敦居民表示,「我的工資16年內只多了5英鎊,所以想像一下,我的房租漲了多少,我的食物、我的生活成本。」
倫敦市場攤販瓦茲批評,「我不明白我們有什麼樣的政府,可以允許公用事業收取這種費用,每年宣布他們賺數十億英鎊利潤。所以就我而言,我們沒有政府。」
10月起英國人的能源帳單,平均一年要增加3549英鎊合計超過12萬台幣,達到去年同期的3倍,明年1月還可能再漲一波,企業家庭都難熬。還有重症罕病患者24小時仰賴的維生系統,全英國5000多名在家洗腎患者的儀器,電不能省,只好排擠其他費用,政府承諾身障者單筆150英鎊的生活費補助,但也杯水車薪。
在家洗腎患者懷特指出,「我們淋浴要洗快一點,因為是用電熱水器,我們很久沒看過電視,晚上我們全都坐在同一房間,這樣只需開一盞燈,能省多少省多少。」

衛報民調發現,四分之一的受訪者今年冬天不打算開暖氣,有小孩開銷大的家庭比例更高。在野黨痛批,人民被迫在捱餓與受凍之間2選1,是國家級的醜聞,生活費危機也是當下保守黨新黨魁暨新任首相之爭最受關切的議題。無論如何,9月5日揭曉的新首相都將面臨高能源推升,10月通膨到13%,明年甚至上看18%,國家可能陷入深度經濟衰退的困境。
為擺脫長期仰賴的俄羅斯廉價石油天然氣,全歐洲能源與電價都在飆漲,德國明年交付的電價期約,這禮拜一度突破1000歐元,創歷史新高。雖然回跌仍然波動很大,法國上禮拜就飆破千元大關,跟兩國去年同期的85歐元相比,暴增10倍以上。
歐盟積極備戰冬季,天然氣庫存已經突破8成,這禮拜7個北歐與波羅的海成員國協議,加強合作離岸風電,預計2030年發電量增加7倍,9月9日還將召開能源部長緊急會議,商討短期干預措施,最重要是不讓蒲亭操控的天然氣價格,繼續左右歐洲電價。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由於天然氣價格過高,我們必須將它與電價脫鉤。我們必須做的第2件事是,確保可再生能源以更低的成本生產。」
雖然天然氣是歐盟國家發電主力,但市面上就算便宜永續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報價,也得跟著天然氣價格連動起伏,並不合理。比利時能源部長警告,天然氣與電價不盡快脫鉤,各國將面臨5到10個可怕的冬天。歐盟表示目前電力市場扭曲失能,會盡快提出結構性改革方案。
正當歐盟為能源焦頭爛額,俄羅斯宣布8月底北溪天然氣管還進行要維修,停止供氣3天。而且還在芬蘭邊境的工廠,每天焚燒價值1000萬美元的天然氣,這些天然氣原本應該要賣給德國,儲存量過剩只能燃除。
烈焰從早到晚燒不停,專家分析可能是技術問題,也像是在對歐盟示威。只是每天釋放9000噸二氧化碳,大量熱能與燃燒不全的黑碳顆粒飄到北極,又是加速冰層融化的環境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