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亞歷桑納州長訪台 蔡總統接見暢談半導體產業
韓瑩 彭耀祖/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先前通過了《晶片法案》,提供補助來吸引投資,也具有抗中意味,這對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會有什麼影響?有專家提醒,雖然這具備正面效益,但還是要注意人才移動,還有國安等潛在風險。除此之外,美國亞歷桑納州長上午和總統蔡英文會面,他強調雙方都是全球的半導體領導者,而台積電更將在鳳凰城投資120億美元。
美國亞利桑納州州長杜希(Doug Ducey)率團來台,1日上午總統蔡英文接見,由於台積電美國設廠就位在亞利桑納州,更要在鳳凰城投資120億美元,興建新的半導體工廠,將創造2000個工作機會。
美國亞利桑納州州長杜希表示,「亞利桑納州及台灣,都是全球半導體的領導者,而且在此產業裡,我們的夥伴關係是最強健的。」
總統蔡英文也表示台美攜手打造安全具有韌性的供應鏈,共同產制民主晶片,現在美國通過《晶片法案》,不只提供補助也有抗中意味,對台灣產業有何影響,立法院舉行公聽會,專家提醒雖然有正面效益,但也要留意半導體人才培育和延攬。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紀昭吟指出,「預估會提到對人才的需求,這的確會對人才的競爭,會有一定的影響。」
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則表示,「今天晶片法對台灣抗中的壓力比較小,未來CHIP4可能會是一個更大的壓力點,所以我想台灣的半導體以及政府,還是必須要去因應這種未來的發展。」
專家也提醒要注意製程,資訊及人員三個安全問題,才能加強台美合作,不只對外投資,政府也希望吸引國際大廠來台設立研發中心。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讓A級的大廠到A級的基地,來進行整個大A+的產業優勢互補跟互助,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高科技研發中心。」
蘇貞昌表示外商持續增加在台研發投資金額,今年已達240多億,創下歷史新高,持續透過補助人才租稅三方面,爭取大廠來台,提升台灣的關鍵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