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宣布從10月開始,民眾每年平均支出電費和天然氣價格,將大幅增加80%,一口氣突破3500英鎊,換算下來超過台幣12萬,引發民眾強烈反彈。而在德國,明年的電力價格也預期將倍增,蕭茲政府為了填補能源缺口,打算重啟一些很久沒用的燃煤發電廠。
大喊拒繳能源帳單,因為漲價漲到快讓人吃不起飯。英國數十位民眾,上星期五聚集在能源監管機構外,抗議政府打算10月起,將電費和天然氣的價格每年增加80%。意即從目前平均一年1917英鎊,增加到3549英鎊,折合約台幣12萬6000元。
英國民眾威廉斯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已經超過3500英鎊,對英國的勞動人口、窮困人口、失業人口來說都無法忍受。」
英國政府解釋,因為疫情解封,加上俄羅斯限制供氣,全球天然氣價格都飆漲,但對已面臨兩位數通膨的民眾來說,簡直雪上加霜;對貧困民眾來說,更可能變成要取暖、還是要吃飯的二選一局面。
國家能源行動組織執行長史科爾表示,「2021年9月,英國約有400萬戶家庭處於燃料短缺狀態,進入今年10月,將躍升到900萬戶家庭。」
但局勢恐怕更糟,約克大學預估,明年1月後能源問題會更加惡化,最嚴重時會有超過5成的英國家庭,面臨燃料短缺的風險;屆時年平均燃料金額,甚至會超過5000英鎊。但是正在競選首相大位的外交大臣特拉斯,以及前財政大臣蘇納克,都沒有對能源價格上漲,提出明確解方或協助。
鄰近的德國,明年交付的基準電力價格上升到995歐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的10 倍。德國近來積極尋找替代能源,甚至出現重啟燃煤發電廠的聲音。但重啟燃煤的道路,卻也是障礙重重。
過去德國為了減排,陸續關閉境內的燃煤電廠,但俄國斷氣威脅下,蕭茲政府已授權重啟27座封存或儲備的電廠,來填補能源缺口,直到2024年3月。不過電廠營運商表示,關閉期間許多零件拆除,員工也早已離職,運送煤炭的船運也因乾旱出貨緩慢,加上鐵路運輸也有限制,各種條件都不到位。他們仍在努力克服相關問題,希望11月能重啟部分燃煤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