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總生育率估僅0.89人 再創歷史新低

少子化嚴重,國發會推估今年總生育率降到0.89人,創歷史新低。預估出生數約13到14萬人,較去年減少1到2萬人。台灣將在3年後,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成,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而且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紅利也將在2028年結束,總人口佔比將低於2/3,代表充沛勞力不再,社會經濟負擔加重。

民眾說,「計畫結婚之後,可能也大概一年多以內會規劃生小孩,教育還有育兒蠻大的負擔。」

八年級生畢業後投入職場,3年多打算近幾年結婚,也打算生小孩,但就是礙於經濟條件不允許,就怕養不起小孩。還有這位單身職場女姓,政府鼓勵育兒政策不足,以現在收入,小孩根本就養不起。

民眾表示,「到18、20歲之後,這一個階段才是最大的重點,而不是育兒補助只到6歲之後就自生自滅。」

收入低經濟壓力大,年輕人不敢生,生育率到底有多低根據國發會發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預估今年總生育率降至0.89人,創歷史新低。出生數約13到14萬人,較去年減少1到2萬人。人口老化速度加快,預估台灣將在3年後,即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成,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而且到2028年,15到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低於2/3,宣告人口紅利結束。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林至美指出,「有一些外勞其實他們非常的優秀,讓他們可以就是留下來,為我們所用,也變成我們的移民。」

面對少子化,人口老化危機挑戰,國發會表示,衛福部有規劃相關生育補助津貼,未來勞動力不足的部份,也有吸引中高階人才計畫,3面向、5策略救人口危機。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指出,「人口結構的改變之後,會產生一個結果就是,以後繳稅的人會愈來愈少,所以這些老人福利的需求會愈來愈大,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政府的財政跟整個政府資源的配置的問題。」

國發會報告指出,2060年開始,幼年與老年人口將超過工作年齡人口,扶養比超一百人,換句話說,一名青壯年要扶養超過一名老幼人口。超高齡社會面臨龐大社會福利支出,政府須提早因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