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升溫衝擊珊瑚生存 南部海域若無颱風恐白化死亡

今年全球各地不斷傳出熱浪、缺水等問題,海洋升溫也導致珊瑚生存受到嚴重衝擊,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最新資料顯示,若再無颱風降雨替海洋降溫,台灣南部海域將進入珊瑚白化、有嚴重死亡可能的二級警戒。

從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縮時觀測可見,太平洋珊瑚白化警戒,從6月中的黃色觀察期一路加深顏色,8月中已呈現深紅色的2級警戒,預估接下來8週,台灣南部海域將進入「可能有嚴重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的2級警戒,北部則可能發生明顯白化的1級警戒,若再無颱風,情況會將嚴峻。

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表示,「台東的基翬這個地方有比較明顯的白化的情況出現,大概有40%左右的面積出現輕微的白化。」

學者表示,2020年曾發生嚴重白化,南部海域存活下來的都是較耐熱的珊瑚,令他憂心的是,北部海域熱水抬升速度過快、高過南部跟東沙,恐讓長期適應較低溫的北部珊瑚、扛不住這波考驗。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提到,「在上一次白化(2020年)逃過的這些珊瑚,現在也持續在白化當中,所以這是我比較擔心北部跟東北角。北部它是一個避難所,也是個庇護所,如果這樣的溫度再抬升再下去的話,其實對北部目前的珊瑚是一個蠻大的威脅。」

海保署目前監測,出現白化仍屬輕微狀況,但無颱風降雨、不利降溫,曾監測1場颱風可讓海溫降3度。而陳昭倫研判,北部海溫最高會出現在9到10月中,會持續下海監測,而上一波北部珊瑚白化最嚴重,是出現在野柳跟鼻頭角。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