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高中生論壇 學生提建言潘文忠出席座談
林曉慧 郭俊麟/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108課綱倡議計畫的學生團體,今(11)日辦理108課綱高中生論壇,118名高中生以簡報分享經驗。以學習歷程檔案來說,6成4高中生認為擠壓學習造成壓力,而新課綱期待學生自主學習,可是各校堂數排定不一,內容各異,還有學校用來上課。
討論108課綱,這次換高中生來說!來自全國118名高中生,分組簡報學習歷程檔案、大學考招、自主學習和課程與課本編排。報告學習歷程的小組指出,6成4學生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擠壓學習時間,造成壓力;而新課綱首屆,無參考依據,各校教導方式,老師認知不一,學生常不知所措。
台北市華江高中3年級學生賴采翎指出,「比方說有些老師,可能就會叫你直接掃描學習單上傳,可是有些老師就會希望你,把課程結合你自己的想法之後,再重新做成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再上傳。」
肯定學習歷程立意,但回饋負評仍不少。而新課綱期待學生自主學習,可是各校堂數排定不一,內容各異,於是高一渾渾噩噩,高二認真了,又多半在課業學習。
台北市永春高中2年級學生李昕說明,「(我們)給出兩項建議,第1個就是增加自主學習,在堂數上的規定,第2個是更嚴格的審核,學校規劃的達成率。」
高中生們有系統的彙整問題,提出可能解方,教育部長潘文忠出席下午場次時勤做筆記,與學生座談時更強調,學生分享讓他看到希望,而設計教育制度時,是給學生更多支持,不是過多框架。
潘文忠表示,「如果大家都過多的,都是按照要點三四五六,你就會發現,長出來的東西就是一模一樣,這個跟自主的核心概念,其實是我想會產生很大的衝突。」
全天論壇四大主題,各有3到5組報告,提出的經驗與觀察也有差異,高中生們要提供給教育部參考,未來修正時,更符合學生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