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影響 台南巨無霸生蠔變小、收成少
溫正衡/台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北門蘆竹溝潟湖主要養殖帶殼巨無霸大生蠔,但近期蚵農發現不但變小、數量也變少,當地已有業者暫停宅配出貨,可預期今年價格中秋要烤生蠔恐怕要多傷荷包,農委會水試所表示,西南沿海養蚵,從彰化到屏東,都疑因極端氣候影響生長。
來到台南北門蘆竹溝潟湖,蚵農一早就忙著採收牡蠣,不過收上來的牡蠣,不管是數量還是大小,農民都很不滿意。
蚵農表示,「天氣要趕快變冷這樣會比較剛好,像7、8月,9月的這個時候,如果太熱的話,這殼很容易爆開。」
也有蚵農指出,「一日差不多一籃,幾十藍的死殼,都從海底撈起來,不曾過那麼嚴重,天氣太熱啦,你看看,等下就跟熱開水一樣。」
不管是數量還是大小,都比以往差。蚵農把兩顆牡蠣拿在手上比一比,左邊的約手掌大,養成3到4年,而另外一顆卻只有一半大,但這已經是養2年的狀況,農民懷疑極端氣候惹禍。
蚵農邱永仁表示,「巨無霸大生蠔,大概養第2年就會到這樣等級的大小,可是今年養第2年,牠還是這樣的等級而已,今年的產量像現在是盛產期,大概蚵農採收上來的產量,大概在往年的1到2成。」
南市農業局漁業科長賴青建說明,「就是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那漁民也有反映說可能就是,因為養殖環境的變化,可能就是海水的,適合養殖牡蠣的條件有改變。」
北門蘆竹溝巨無霸大生蠔,主要養殖在當地北門潟湖,通常蚵農在潟湖蚵苗平掛放養約1年後,再持續養殖在水域泥攤約1年可收成。對於這個狀況,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西分所表示,有觀察到台灣西南沿海,因極端氣候衝擊食物鏈而影響收成,要再持續觀察。今年中秋要吃牡蠣,恐怕要多傷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