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指快篩最高價差達2.8倍 指揮中心:將檢討

快篩陽性即確診上路後,快篩劑成國人判斷染疫重要工具,不過消基會調查發現,快篩試劑最高價格,一劑要280元,是政府公定價的2.8倍。對此,指揮中心表示,快篩實名制會儘快推出第4輪,也會針對總存量及售價通盤檢討。

將棉棒深入鼻腔進行轉動,接著再放進試劑盒裡做檢測,民眾只要使用快篩試劑檢測結果為陽性,再經指定診所醫事人員研判,即為確診。但日前消基會在雙北、台中、台南、高雄等94家藥房調查發現,無論鼻腔或唾液快篩,價格區間始終停留在1劑125至280元之間,最高的價差是政府公定價的2.8倍,簡直是暴利。

消基會董事侯勝博表示,「今天我們的快篩試劑如果是夠了的話,全台灣找不到一家,可以比100塊更便宜的這個價格,這個價格是不是要做一個,滾動的這個檢討。」

消基會就接獲民眾投訴,因家人確診,居隔期間前前後後5位家人,每人至少需要使用5支以上快篩試劑,一劑價格為100元,就需花費2500元至3000元以上,購買快篩成為最大經濟負擔,面對快篩需求仍在,呼籲衛福部、公平會,都應該立即對市場展開調查。

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表示,「從價格的平均值來看,它的價格永遠高出公定價的6成到6成5之間,你政府訂一個100塊錢,一劑的底價在這邊,所有人就會在這個底價上再利上加利。」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則回應,「非徵用的市售價格,這個是市場的機制,當然它也會受到我們徵用,相關的數量來影響,這個我們會針對這個總存量,或者是它的價格來做一個通盤的檢討。」

王必勝表示,因應疫情發展,快篩試劑必須要有適當的安全存量,目前快篩實名制第3輪仍在進行,很快會推出第4輪,讓民眾用快篩實名制一盒500元的價格去購買。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