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北赤蛙全台僅存4區域 林務局供獎勵鼓勵農民友善生態耕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過去遍布淺山地區的「台北赤蛙」,現在全台只剩下4個區域看得到,由於台北赤蛙棲息的地方在淺山與農業交疊之處,用劃設保護區的方式來保護,有高難度,林務局因此以獎勵方式,鼓勵農民友善生態耕作,希望讓赤蛙族群更繁盛。

綠色背部、側面有黑色縱帶、白線交錯排列,體型約3、4公分長,保育類台北赤蛙,過去在淺山地區很常見,現在全台只剩4區域能見,其一是三芝、石門一帶,20多年前被說服改以生態友善耕作的蓮花田主人阿石伯於去年過世,他的兒子楊炎生決定繼承他的友善理念。

楊炎生說:「雖然我爸爸走了,我想這個梯田的風貌跟原有的蓮花(保留),不要讓他孤零零地離開。」

不用農藥化肥、營造良好棲地,蓮花田因此有各種生物回歸,一點也不孤單,其實台灣有55%保育類動物棲息在千米以下的淺山平原地區,有人類與農耕活動,要劃設保護區難度過高,因此林務局更著力推廣農田生態系,以此處蓮花田做為起點。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羅尤娟表示,「接著我們就會在附近的一些農田或者是水梯田,也去營造類似的棲地,讓台北赤蛙可以把牠棲息的範圍更擴大。」

林務局近年也積極推動「瀕危物種生態服務給付」,對象包括石虎、水雉、草鴞、水獺,若農民友善耕種,每公頃最高可領2萬獎勵,另外也給予友善耕作的農產品「綠色保育標章,面積已達729公頃,保育了42物種。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