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白色布條,爛尾樓的購屋者坐在馬路正中央,阻擋雙向車輛通行,藉此表達抗議。隨著中國爆發新冠疫情,採取封城清零政策,跟房地產市場疲軟,拖累中國第二季度的經濟成長率嚴重減速,僅增長了0.4%。
受到房市低迷影響,房地產開發業者資金鍊斷裂,旗下房產建設紛紛停工,工程遲遲無法完工,出現無法交屋的「爛尾樓」現象。
所謂「爛尾樓」,是指預售屋停工,讓購屋者陷入無法交屋入住,頭期款一去不回,又得持續繳房貸的情況。全中國目前至少有超過100起爛尾樓建案,涉及的房貸金額達到1兆5000億人民幣,約台幣6兆7500億元,也迫使購屋者做出不再繳交房貸的決定,這一個決定也宛如野火燎原般,讓各地爛尾樓購屋者仿效,嚴重衝擊成交量積弱不振的中國房市,連帶也影響銀行系統穩定性。

中國房產相關業者表示,「全面停工的江西景德鎮恆大瓏庭業主,打響了集體停貸的頭炮,表示影不影響徵信無所謂,一日不復工,就一日不還貸。」
《彭博社》分析,購屋者這種拒付房貸的行為,凸顯中國房產行業對中產階級的影響大,也對穩定社會形成威脅。中國各銀行因此壓力倍增,除了要應對建商的流動資金壓力,還要應對購屋者的違約行為,嚴重拖累中國上半年的經濟成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多方散發,不利影響明顯加大,經濟發展極不尋常,超預期突發因素帶來嚴重衝擊,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
根據中國政府統計,到2021年底,有24個重點監測城市的爛尾樓項目,總建築面積將近2500萬平方公尺,佔2021年建案成交總面積10%。分析人士預計,要達到下半年增長目標,需要經濟成長大幅回升,在上半年度經濟表現不佳下,讓中國難以實現今年設定的增長5.5%左右的目標。
這個情況也讓給中國一黨獨大的共產黨,增加壓力,面臨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由於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將在大會上拿下第3個5年任期,為了解決經濟問題,中國的政府監管機構在7月中曾表示,會幫助地方政府按時交付房產建案,被視為是中央政府要干預市場,結束房市亂象的第一個行動。

另外,中國的「第一財經研究院」也在27日公布「2022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內容指出,中國在2022年下半年,要復甦經濟會面對不少挑戰。除了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讓民眾消費、企業投資受到侷限外,全國各地的「爛尾樓」狀況,也重創民眾對買房的意願。
此外,疫情下的青年失業率飆升,也讓社會穩定性趨弱,民眾在無法預期收入的情況下,將影響中國的內需消費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