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異常高溫 融冰180億噸水影響科研基地運作

陳詩童/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因為氣候暖化影響,各國進入夏季,陸續出現38度以上高溫和熱浪,就連有8成土地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也因為異常高溫,7月中連續3天,每天有將近60億噸的水流進海洋,總計相當於流失720萬座奧運泳池的水量,嚴重影響科研基地的物流和運作。

研究基地的一棟建築開始緩緩移動,另一邊還有紅色的研究帳篷,也不斷朝陸地方向拉。受到熱浪影響,格陵蘭出現異常高溫,在島嶼北部的溫度達到攝氏15.6度,比往年平均高10度。

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耳研究所副教授斯文森說:「我們懷疑底岩有融冰,這就是為什麼冰可以在冰流中快速移動的原因,所以我們用冰鑽一直鑽到底岩,看看那裡是否有融冰水,或冰層是否還實際凍結在底岩上。」

根據「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資料顯示,今年7月15日到17日,融冰導致每天有將近60億噸的水流入海洋,總計3天流失相當於720萬座奧運泳池水量。

融冰的增加也影響科研基地運作。除了移動基地,補充用品的物流飛機,也因為融冰黏性增加,容易破壞滑雪道,增加起降難度。

專家表示,溫室效應讓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方的2到3倍,一旦冰層因為高溫持續融化,將會讓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劇。

而為了應對夏季熱浪,法國巴黎的地下冷卻系統,也決定擴建。

巴黎空調工程承包商經理謝爾夫豪特指出,「隨著城市供冷網絡的發展,我們意識到如果能繼續擴大它,隨著裝置的普及能達到降低一度的水準,在市中心(溫度)低一度就很多了。」

巴黎的冷卻系統裝置在整個城市的地底,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冷卻系統,市府預計到2042年要將規模擴大3倍,利用塞納河水朝空氣注入冷凍水降溫,除了供冷給羅浮宮、博物館跟國會外,也增加供冷給醫院、學校跟地鐵,達到減少碳排放之餘,也減少依賴俄羅斯提供的能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