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鬼門何時開?認識台灣農曆七月鬼神文化【影】

2022年哪天鬼門開?
2022年7月29日(五)是農曆7月1日,傳統信仰上「鬼門開」時辰並非如24小時計算方式從0時起算,而是由前夜子時(23時到隔日1時)開始。換言之,今(28)晚23時是鬼門開啟的時刻,意謂好兄弟從此時返回陽間。另外,今年的農曆7月只有29天,鬼門關對應國曆為2022年8月26日。
從今晚子時起一直到8月26日,這段期間就是俗稱的「鬼月」。華人傳統習俗認為這段期間不宜嫁娶、不祝壽也不宜搬家入住,並會有相關的禁忌。但近年隨著詮釋角度改變,也會有農曆七月為「感恩月」或「吉祥月」的說法,主張透過感謝和孝順長輩、師長和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事物,達到尊敬祖先的孝道。
農曆7月1日當天,民間習俗會替好兄弟接風洗塵,如同迎接遠來的客人的待客之道,在家門口備妥簡單供品、滿水的臉盆、毛巾或牙刷,象徵為好兄弟清潔手臉和止饑,祭拜時辰落在下午14時至17時之間。
雲林沿海地區在這一天,則會進行流傳超過80年的「起燈腳」儀式,家家戶戶會請工藝師製作普渡燈並掛在門口,燈上面寫著「七月流火」,為好兄弟照路。
雲林北港哨角工藝師魏幼謙受訪時表示,「要為眾生來照路,晚上用亮,才能有看見路。」但這項流傳在雲林元長、北港和水林等地的記憶,因時代變遷、推廣節約用電等因素,近年已經很少人點燈。

「鬼門」設在哪?
民間習俗上會藉由開啟納骨塔或神龕柵門,象徵為在陰間受苦的好兄弟開門,助他們返回陽間接受普渡。
基隆地區一帶,歷史上因為來自中國漳州和泉州的移民,常為爭搶土地界線和灌溉水源,而引發漳泉械鬥,造成多次嚴重死傷。雙方商議建立老大公墓祭弔當時的死傷者,隨後各姓氏宗親會更集資建廟成「老大公廟」,紀念先人開墾之苦。
時至今日,基隆老大公廟每年在農曆7月1日會舉辦「開龕門」的儀式,象徵打開陰陽之門,迎接好兄弟到人間,這也代表為期一個月的雞籠中元祭開始。
儀式會由廟方人員和輪值姓氏宗親會成員主祭,過程包含打開錦盒,簽寫下時間和主普代表姓名,留下開啓龕門的紀錄,再取出鑰匙,開啟老大宮左側的龕門,現場也會準備各式各樣的供品來祭祀亡者。
直到農曆8月1日,在「火燒大士爺」與「跳鍾馗」的儀式中關上龕門,並由當年度輪值主普姓氏宗親會,交接「手爐」給下年輪值姓氏成員後,宣告雞籠中元祭結束。
鬼月的民俗禁忌有哪些?
長輩時常會囑咐農曆七月多項禁忌,像是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在鬼月期間就避免拍肩膀,或是在晚間聽見有人呼喚莫回頭,認為這樣身上的火會熄滅。也有不要隨意拍照、戲水、晚上曬衣、吹口哨,不宜嫁娶、不祝壽、不宜搬家、避免乘坐末班車或前往醫院等習俗。
研究台灣宗教多年的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林美容認為,這些與鬼怪有關的傳說和習俗其實無關迷信,而是「鬼怪是一種文化的存在」。她指出,這些流傳在民間的軼事或禁忌,更展現出台灣人面對死亡的態度。
台灣鬼仔關係譜 | |||
---|---|---|---|
人 | |||
鬼 | |||
無嗣 | 有嗣 | 集塚立祠 | |
孤魂野鬼 | 公媽 | 陰神 | |
集體 | 個別 | ||
*嗣:後代子孫 |
林美容透過研究台灣鬼怪文化,整理出台灣民眾的生死觀,人死為「鬼」或俗稱「魂」。有後嗣的成為「公媽」;集塚立祠的成為「陰神」;而無嗣者,成為「孤魂野鬼」,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好兄弟。民眾對鬼魂有親疏遠近之分,這也展現出華人祭祀文化的思維。
義民祭、搶孤,還有哪些鬼月祭典?
農曆七月拜拜日 | ||
---|---|---|
農曆 | 國曆 | |
鬼門開 | 7月1日 | 7月29日(五) |
七夕 | 7月7日 | 8月4日(四) |
中元節 | 7月15日 | 8月12日(五) |
客家義民祭 | 7月20日 | 8月17日(三) |
鬼門關 | 7月29日 | 8月26日(五) |
資料來源:農委會豆仔萬年曆 |
農曆7月1日起就會有「鬼門開」的祭拜傳統;在七夕當日,民眾也會拜「七娘媽生」,擺出油飯、麻油雞、糖粿、三牲及水果等,希望能招來福氣、桃花和錢財。
在農曆7月15日,祭祀鬼神的祭典來到高潮,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中元普渡」,希望透過豐盛的祭品和祭祀儀式,讓好兄弟們聞經和吃飽能夠安頓,祈求人鬼兩屆均安,像是屏東恆春較特別會在當日舉辦「搶孤及爬孤棚」,是全台灣最多人參與的搶孤活動。
在台灣也會融合道教信仰「中元祭」與佛教「盂蘭盆會」等儀式,在祭拜前會豎立「豎燈篙」或到河邊「放水燈」,引領好兄弟前去接受祭祀。

台灣客家聚落,會在農曆7月20日舉辦義民節,紀念清朝時多次民變,捍衛地方而犧牲的義民。在當日廟前會舉辦普渡儀式,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賽神豬活動,廣場上多頭數千台斤的豬公,將被秤重決定名次,並加以宰殺、裝扮與遊街。
到了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民間會象徵性的關上納骨塔和神龕柵門代表「鬼門關」,長達一個月的中元祭也邁入尾聲。此時宜蘭頭城會舉行「搶孤」,或是廟方也會找來藝師「跳鍾馗」等送孤儀式,有驅除邪煞的用意。

現代除了這些傳統祭祀活動,在鬼月期間台南美術館參觀「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持續開放參觀,全台有2間廟宇設有18層地獄裝置,分別是在台南麻豆的代天府和彰化八卦山旁的南天宮。透過這些鬼神傳說,了解宗教如何透過儀式和祭拜來面對死後世界,讓民眾更認識台灣獨特的鬼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