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稱政府稽查商家冷氣溫度掩蓋缺電 能源局:9年前就實施
黃立偉 陳立峰/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國內尖峰用電再度破4000萬瓩,來到4067萬瓩,創下歷史次高紀錄。不過預估備轉容量率為9.05%,低於10%,亮起供電吃緊的黃燈。對於網路盛傳近期政府稽查商家冷氣開太冷,試圖掩蓋缺電事實,經濟部能源局澄清,早在9年前就規範20類服務業,室內冷氣平均溫度不得低於26度。
25日下午兩點多室外溫度炎熱,不少人會躲到超商吹冷氣。但依法店家冷氣不能開太強,室內平均溫度不得低於26度,引發部份民眾抱怨,認為近來各地都出現極端高溫,政策應與時俱進。
民眾說:「可以看外面室溫多少,我們再做調整,(室溫)太熱就可能服務業都不好做。」
25日尖峰用電再破4000萬瓩,來到4067萬瓩,創歷史次高紀錄。進入夏季,政府開始不定期稽查店家冷氣溫度是否開太強。其實多數業者都很守法,包括將大門改裝為風除室,減少冷氣外洩,或大片落地窗安裝隔熱窗簾,甚至有些餐廳室內裝潢透過植栽大面積綠化,達到降溫效果。
咖啡簡餐店長李小姐說:「今天就有客人反映說覺得位置很熱,法律有規定,所以我們也不能太過降溫,只能把可能風量提高一點。」
但近來網路盛傳,政府稽查商家冷氣開太冷,試圖掩蓋缺電事實。經濟部能源局澄清,早在102年3月,《能源管理法》增訂室內冷氣溫度限值規定,百貨、量販店、便利商店等11類服務業,室內冷氣平均溫度不得低於26度。103年8月再擴大納管對象到餐館、服飾店等,共20類服務業。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長久以來一直有在進行的不定期的到各個營業場所去做查核。」
能源局表示,不定期稽查會考量天氣狀況,如果室外溫度低於26度,室外下雨天濕度達85%,就不會進行稽查。違規業者都會先勸導限期改善,一個月後複查,若依舊違規,最高開罰10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