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黑箱——日本MeToo代表人物伊藤詩織5年訴訟案告一段落

「身為記者也好,以我個人身份也好,我要努力讓光線照進黑盒子中⋯⋯」在記者會上落淚,難掩激動之情,被稱為日本MeToo運動先鋒、日本花朵運動(Flower Demo)旗手的33歲女記者伊藤詩織,昨(20)日宣告與56歲前TBS電視台男記者山口敬之,長達5年的性侵訴訟案終於告一段落。
素有「安倍晉三御用記者」之稱的山口敬之,不論在媒體圈或是在政治圈皆有深厚影響力,雖在案件爆發後,於2016年辭去在TBS的職務,但仍持續活躍於媒體圈。
面對政媒關係強大的加害者,伊藤詩織仍決議提出告訴、挺身而出,當時她曾表示,即便滿心害怕,也不畏在鏡頭前向世界控訴山口敬之的行為,並娓娓道來自己的遭遇,「就算賭上我的工作,我也要說出來!」
5年的時間不長不短,從舉報被性侵,到訴訟不斷的日常,伊藤詩織開啟了日本MeToo運動的第一槍。這起終於告一段落的訴訟案,從何開始?走到今日這一步孰贏孰敗?

伊藤詩織性侵案話說從頭
這起性侵訴訟最初須回溯至2013年,伊藤詩織懷抱滿腔熱血,前往美國紐約大學攻讀新聞學位,並於就學期間認識了被TBS電視台派至華盛頓分局任局長的山口敬之。
當時,山口敬之承諾會給伊藤詩織進入新聞業的工作機會,因此在2015年4月,伊藤詩織返回日本,於《路透社》東京分社實習期間,兩人相約居酒屋討論未來可能職位及工作內容。不料,在2人相談之餘,伊藤詩織卻開始感到意識模糊,並猜測自己可能遭下藥,在與山口敬之一同搭計程車後,原先說要在車站下車的伊藤詩織,卻遭山口敬之強行帶到飯店留宿。
當伊藤詩織下一次睜開雙眼時,她發現自己全身赤裸躺在飯店床上,並目睹山口敬之跨坐在自己身上。意識到自己遭性侵,伊藤詩織事後與飯店確認監視錄影帶,並相信自己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被山口敬之抱進房間內並被強暴。然而,對於這項帶著證據的指控,山口敬之僅矢口否認,並表示伊藤詩織當時也說自己喝多了,是她「主動爬上床」。
在這樣的脈絡下,伊藤詩織堅持山口敬之對她性侵,並訴諸法律途經。不過,這一連串的「求助」過程十分困難,且更在最開頭,伊藤詩織還被警方告知「性侵案很常見,但也很難被當成案件搜查」。
自傳《黑箱》揭顛簸訴訟歷程
2015年,伊藤詩織向日本警視廳諮詢,高輪警察署並於當月底以「準強姦嫌疑」受理告訴狀,同年6月發行逮捕狀。然而,當時的警視廳刑事部長中村格卻在警方準備於成田機場逮捕山口敬之之際,下達停止命令,且在那之後又進行1年4個月的調查,並由東京地檢署宣布山口敬之「嫌疑不充足」,判決不起訴。
對此結果感到不滿的伊藤詩織,於2017年向日本審查會提出了再審要求。然而,當時山口敬之於自己的臉書上堅持「自己從未犯法」。該次的再審結果,檢查審查會同樣決議不起訴。
2次刑事判決都以敗訴收場,伊藤詩織備感失望,同年9月她以非自願性行為而承受精神上的壓力與痛苦,向山口敬之提起損害賠償民事訴訟,並求償1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37萬元)。
同時,伊藤詩織也於同年10月出版書籍《黑箱》(ブラックボックス)講述事發經過,更舉行記者會向外界公開講述自身經歷。與此同時,山口敬之也出手反擊,他認為這些行為造成他名譽受損,因此向伊藤詩織提出1億3000萬日圓(約台幣3164萬元)損害賠償訴訟,並要求她登報道歉。同年12月,雙方進行了第一次民事訴訟口頭辯論。
雖於2019年,雙方訴訟案有一審判決出爐,但雙方仍持續對簿公堂。直至今年1月,東京高院宣布二審判決結果,將維持東京地院「非合意性行為」判決,認定山口敬之行為不法,且指山口敬之須賠償332萬日圓(約新台幣80萬8000元)。此外,高院法官中山孝雄當時也指出山口敬之涉及「未獲同意的性行為」,確認性侵之實。
不過,由於伊藤詩織在書中提及「約會性侵藥物」,其真實性未表認同,東京高院認定,文章描述對山口敬之構成妨害名譽及侵害隱私,因此判決伊藤詩織仍應賠償山口敬之55萬日圓(約新台幣13萬4000元)。
在二審判決後,雙方皆對東京高等法院所做判決提出上訴,但於本月7日遭駁回,2人互告之民事訴訟判決遂於本月二審定讞。
伊藤詩織:努力讓光線照進「黑盒子」
「從受害以來已經7年,昨晚難以入眠,今天早上5點我就起床,想去散個步。」20日,伊藤詩織於東京都內舉行記者會,向外界宣告,訴訟自此告一段落。
她表示,在受害7年、與訴訟纏鬥的5年間,家人反對、親友質疑,連帶影響人際關係產生隔閡,但如今一切終於告一段落,終於能夠轉換心情,也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以當事人身份對外發聲」。
在一波三折的多年間,伊藤詩織曾面對山口敬之與其聲援者表示,「 #MeToo什麼的真是莫名其妙!」、「司法太過媚俗」等批評,卻始終不放棄,秉持著追求真相的精神,為日本的MeToo運動,也為自己,奮力爭取法律上的公正判決。
儘管日本司法單位,在刑事上並未認定山口敬之有犯罪之嫌,且山口敬之始終認為,自己因此遭受網路霸凌與攻擊,並控訴法院及檢方未盡責驗證各種證據,但挺身而出控訴遭遇的伊藤詩織,已成日本MeToo運動的代表人物,也鼓舞了不少女性為自己發聲、期盼社會不要助長受害者自我怪罪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