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搶救台東體育館失親小雨燕 12隻成功野放

台東縣立體育館整建工程的小雨燕窩搬遷事件造成2百多隻小雨燕失去親鳥,經過搶救安置跟照顧,部分小雨燕已經可以野放,回到大自然。

照顧了將近1個月的小雨燕,這一箱8隻的小雨燕進入飛行評估帳棚裡,由保育員評估牠們可不可以野放。

張開翅膀的小雨燕,看看環境,往有亮光的方向飛去,順利停在另一邊。經過評估這次有4隻合格,由獸醫師做最後的檢查,剪掉牠們身上的標記,還幫牠們洗澡吹乾,接著照料牠們一個月的團隊,慎重地在救傷中心的陽台,歡送牠們飛向大自然。

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表示,1個月前,從台東縣立體育館搶救2百多隻的小雨燕雛鳥,80多隻健康的雛鳥分流送到外地的保育中心安置,剩下重傷的1百多隻,有的陸續死亡,目前由縣府雇用臨時人員照養的60多隻,已經有12隻成功野放,最近陸續會再分批野放。

照養人員林小姐說,「蠻開心的就是,牠們可以不用再這樣子被強迫餵食。」

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獸醫陳彥涵表示,「因為其實對小雨燕來說,飛行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牠們生存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因為牠們是靠飛行,去捕捉在空中的昆蟲。」

獸醫師說,小雨燕救傷的事件很常見,但這次是突發而且大量,讓牠們的團隊又要照養又要急救,非常忙碌,呼籲未來的工程最好能做好生態檢核,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

台東縣政府表示,由於承辦單位和承辦人員不是蓄意造成這樣的傷害,無法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裁罰或懲處。不過到目前為止照養小雨燕的經費已經將近20萬元,由縣府買單。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