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34499例 今出現2例BA.5變異株本土案

指揮中心6號公布國內新增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其中兩例是本土,是國內首度出現的變異株本土個案!疫調發現這是一起"境外移入個案"所產生的群聚事件,
回溯感染源指標個案,6月19日帶2名未滿10歲兒女從美國返台,她在入境唾液PCR採檢、隔日確診,同住防疫旅館的2名小孩也在6月23發燒確診。而新增的BA.5本土個案C與個案D,是6月19日,到機場接送母子三人的台灣家人,5人當時同車從桃園機場一路到台中防疫旅館,因指標個案確診,衛生單位對個案C與D進行回溯採檢,經過基因定序,確定都是感染BA.5變異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整起事件就變成說有兩個,跟這個境外移入家庭,相關的這個本土個案在後續確診。那經過進一步的定序,都在昨天這個ABCD這四位,都經過定序確認了,都是確認為Omicron BA.5。」
指揮中心提醒,現有研究顯示,Omicron BA.4及BA.5傳染力較高,民眾還是要打滿疫苗,落實防疫,而國內在6號總共新增34,499例本土個案。
個案分布以新北市五千多例最多、其次為台中市四千多例、桃園市和高雄市以及台北市,各有三千多例,中症增加176例,重症99例。確診個案中,新增95人死亡,其中年紀最小的是一名有先天疾病的1歲男童。
羅一鈞表示,「6月30日的時候有發病的症狀,包括嘔吐、呼吸喘、發燒、活力下降,跟胃食量減低的這個部分。那在隔日7月1日的時候送醫,到急診這邊,那在急診當中,事實上就突然發生心跳停止的這個情形,經過醫院這邊急救無效不幸過世。」
對於有公衛學者評估8月以後,確診個案有機會降到單日一萬例以下。指揮中心表示,以7月6日確診數為例,確實較前一天,以及上週同一天,都有下降趨勢,但是,目前有觀察到,公共場所人流回升,對疫情下降造成阻力。另外,國外經驗顯示,變異株會讓疫情再走高,包括新加坡、紐西蘭都有類似情況。這些都是疫情能否"繼續下降"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