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 填海造地位置東移、面積縮減

林靜梅 吳嘉堡/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環保署將於明天舉行線上環評會議,審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將拆除燃油機組改建燃氣機組,不過填海造地的位置東移,面積再次縮減,但在地團體與立委認為,填海位置改變,應該要重新進行範疇界定,案件應該退回。

基隆協和電廠要拆除既有的4部燃油機組,改建2部燃氣複循環機組,案件將在7日進行環評初審,原本填海造地的位置,就在機組外海、面積18.6公頃,但新方案位置東移,縮小為14.5公頃,在地團體與立委認為,相關調查資料不足,應該退回案件、不應審查。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主張,「現在主方案都變了,環保署是可以退回這個環評書,要他們重做。」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鄭暐也表示,「真的懷疑,它(台電)是為了開發,而要讓它的方案通過,所以它刻意的選擇了沙地的地質,選擇了沒有珊瑚的地方,然後說它這個地方什麼都沒有。」

協和電廠改建、興建四接,專家認為將來大型液化天然氣船進出,還跟大小商船、貨輪、旅客郵輪,共用單一航道,將嚴重衝擊基隆港的競爭力。

基隆市船務代理公會前理事長曹育民認為,「就是壓倒基隆港最後一根稻草,馬上就完蛋了,在競爭力上、在成長上全部完了。」

不過台電在環評報告書中指出,之所以要將接收站填海造陸區,東移到港區內,是要進一步降低對海域生態的擾動,填海面積再次縮減至14.5公頃,則是朝最精簡用地、進行規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