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再刷新紀錄 連發3枚獵鷹9號火箭
徐家仁/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圖/美聯社)
美國SpaceX公司日前接連發射3枚「獵鷹9號」火箭,把自家的數10枚「星鏈」系統衛星以及其他業者委託的衛星送上地球軌道,寫下接連發射並回收載運火箭的紀錄。不過其中一枚衛星,多數媒體並沒有公開報導,它是德國軍方第2代的偵察衛星,將以高解析度的遙測技術拍下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物及目標區的設施佈局。
儘管美國加州范登堡基地的發射場,籠罩在相當低的雲層之下,但獵鷹9號火箭仍舊按計畫進行了問世以來第159次的升空,在與第2節火箭脫離後,推進器完成第125次成功的著陸,這也是獵鷹9號火箭連續第51次推進器平安落地,寫下太空發射的新紀錄。
這次升空的客戶身份相當特別,是來自歐洲的德國聯邦國防軍「戰略偵察司令部」,委託送上太空的則是第2代軍用偵察衛星中的第一枚,由德軍操作的前後兩代衛星,都使用所謂的「合成孔徑雷達」SAR。
早期的SAR使用透鏡成像在底片上,較新型的雷達系統則使用複雜的數位處理,獲得高很多的的影像解析度。德國軍方上一代的SAR已經採用了數位處理技術,但它仍舊使用一般雷達常用的碟型天線。
新一代衛星的天線則是所謂的「相位陣列雷達」,它在外型上相似於不少戰機、艦艇使用的電子掃描式雷達,由許多小型的天線組合成一個大型陣列,依照需要快速改變雷達波的頻率、波形,使得雷達的精確度遠高於一般雷達。
由於後續的數位運算處理資料量非常大,不是一枚衛星所能辦到,因此收到的訊號必須由搭配的其他衛星送回地面,由戰略偵察司令部的大型電腦處理。因此地球軌道上會有3枚衛星同時運作,1號衛星負責偵察與測量,2號跟3號則用傳統的碟型天線傳送資料回地球。
使用相位陣列雷達進行資料蒐集,可以對廣大的區域做出更精密的測繪。如果是和平用途,SAR對於地表的植物覆蓋、土地利用、氣候變遷,都可以做出相當的貢獻。當然,如果用於軍事方面,SAR可以把敵軍的機場、陣地做高精密度的大範圍偵測,並提供各種精密導引武器系統,作為瞄準目標之用。